发表时间: 2024-12-03 21:07
文| 月亮湾探险家
编辑| 啾啾鹿鸣
天泰
魔都,一个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城市,也是无数商业传奇的诞生地和埋骨地。在这里,餐饮业的竞争尤为残酷,有人一夜爆红,也有人黯然退场。
一个在上海滩屹立了26年的餐饮老炮,“天泰”泰国菜,就以一种并不体面的方式谢幕了,留下一地鸡毛和无尽的唏嘘。
多家门店突然关闭,员工讨薪的帖子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跑路”、“欠薪”等负面标签迅速发酵,曾经的“排队王”如今却深陷泥潭,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天泰通知暂停营业
时间拨回到1999年,那时的上海,西餐种类远不如现在丰富,泰餐更是稀缺资源。“天泰”就在这个时候,带着一股异域风情,在一栋老洋房里悄然开张。
彼时,人们对东南亚菜系还很陌生,冬阴功、咖喱蟹等菜品对当时的上海人来说充满了新鲜感。
网友发图
天泰凭借着地道的泰国菜品以及精致的用餐环境,迅速俘获了一众食客的心,成为当时上海高端餐饮的代表,也成了不少上海人的“泰国菜启蒙”。
“香料、食材空运自泰国”、“厨师团队为泰国人”,这些宣传语在那个年代极具吸引力,也成为了天泰的招牌。
天泰
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容易被这种“原汁原味”的宣传所打动。
再加上当时上海并没有多少泰国菜餐厅,天泰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排队王”,两个小时的排队时间也成了家常便饭。
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为天泰后来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网友晒图
进入2010年后,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拔地而起,天泰也抓住了这个机遇,陆续进驻陆家嘴国金中心、新天地、环宇城等高端商圈。
这些高端商圈的客流量巨大,消费水平也更高,为天泰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客源,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泰国餐厅
在那个时代,能进驻这些高端商圈的餐厅,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天泰在选址上的精准眼光,无疑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8年左右,天泰开始走出上海,在南京、苏州、常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开设门店,试图复制在上海的成功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天泰处于发展的巅峰时期,全国门店数量一度达到25家。从一家老洋房里的餐厅,到遍布多个城市的连锁品牌,天泰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
回顾天泰早期的成功,可以总结出几个关键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独特的菜品定位。
在泰餐还是一片蓝海的市场环境下,天泰率先抢占了先机,以正宗的泰国菜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异域美食的需求。
天泰
还有就是市场选择的精确。天泰一开始就将目标客户锁定在高端消费群体,并通过进驻高端商圈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餐饮市场的地位。
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点就是良好的品牌形象。
通过“进口食材”、“泰国厨师”等宣传,天泰成功塑造了一个高端、正宗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成就了天泰早期的辉煌。
然而盛极必衰,曾经风光无限的天泰,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
从2024年初开始,天泰就频频传出关店的消息,并最终在年底走向了全面闭店的结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家曾经的“排队王”的陨落?
“天泰”太阳宫店已暂停营业
它的商业模式是衰败的重要原因,它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过度依赖高端市场。
天泰的定位一直是高端餐饮,菜品价格相对较高,目标客户群体也相对狭窄。
这种定位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以带来高额利润,但在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抗风险能力就显得不足。
天泰多店铺休息
而且,天泰的扩张速度过快,管理没能跟上。从上海走向长三角其他城市,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
人员培训、供应链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成本控制失衡,运营效率低下。
网友评论
市场变化天泰也未能及时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泰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新兴品牌层出不穷,消费者对菜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天泰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然固守着原有的经营模式,菜品创新不足,价格居高不下,服务质量也开始下滑。这种“故步自封”的态度,最终导致天泰失去了竞争优势。
网友评论
市场竞争是导致天泰衰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泰餐市场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除了传统的泰式餐厅,还有许多新兴品牌,像是主打性价比的“迷你椰”和“超级泰”等等,这些品牌的出现,进一步挤压了天泰的生存空间。
相关新闻截图
而雪上加霜是,消费者对泰餐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泰餐是新鲜事物,消费者愿意为其“高端”、“正宗”的标签买单。
但现在,泰餐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消费者更注重菜品的口味、性价比和服务体验。天泰在菜品创新、价格调整、服务提升等方面做得不够,自然无法留住消费者。
网友评论
当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天泰的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高房租、高人工成本是餐饮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而天泰也未能幸免。
高端商圈的高昂租金,以及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不断蚕食着天泰的利润空间。更难的是,受经济下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消费需求下降,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导致天泰的客流量减少,营业额下滑。
原经营方办公点已大门紧闭
天泰的衰败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商业模式的局限性、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天泰就没有尝试过改变、自救吗?
信息来源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困境,“天泰”并非没有尝试自救。根据公开信息,天泰公司曾试图通过“断臂求生”的方式,与收购方合作,保留部分门店和员工,以延续品牌的生命。
然而,事与愿违,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持续的亏损,潜在的投资方纷纷撤资,收购计划最终宣告失败。
天泰告示
这无疑给了风雨飘摇中的天泰致命一击,现金流彻底断裂,企业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收购失败后,天泰公司又尝试了一种颇为无奈的“员工自运营”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将还在租期的门店交给门店员工继续营业,获得的收入直接给员工。算是拖欠的工资和补偿。
网友评论
这种做法,与其说是经营策略,不如说是最后的挣扎,试图在企业倒闭前,尽可能地保障员工的利益。天泰公司与员工签署的授权书也印证了这一点,字里行间透露着无奈和悲凉。
但是“员工自运营”的模式从一开始就注定是难以成功的。缺乏资金支持、管理经验不足、消费者信心缺失等问题,都使得这种模式难以持续。
其他店铺
员工们虽然尽力维持门店的运营,但面对租金、消费者等重重问题和压力,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几天后,所有门店都不得不面临关闭的命运,这种“自救”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天泰的倒闭,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给众多员工和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网友评论
据报道,天泰拖欠了约300名员工两个月的工资,总计约600万元,此外还拖欠供应商约4000万元的货款。
这些被拖欠的款项,何时能够追回,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员工们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供应商的资金链也受到影响,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网友评论
除了员工和供应商,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也受到了影响。许多消费者在天泰办理了充值卡,如今门店关闭,卡里的余额无法使用,退款也成了难题。
虽然商场方面鼓励消费者联系品牌或拨打12315进行处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追回这些余额并不容易。
信息来源
天泰餐厅的倒闭,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它提醒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保持危机意识,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未来餐饮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那些真正抓住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勇于变革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