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2 07:03
藤本月季对生长状态和花量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萌发出来的芽的生长位置了。
笋芽、脚芽和叶芽好像谁都不服输,尤其是脚芽,生长状态最优秀的它最新开出来的花也最美,笋芽和叶芽想赢了脚芽应该怎么做?
原来脚芽生长的位置是最优先接受阳光的,有热量的地方,然后笋芽生长的地方也有优越条件,只是为了生长和开花竞争激烈最终笋芽退居二线。
从自然环境发展出的植物一般在阳光照射充足的情况下更容易长大,在光照不到的地方肯定没什么植物了,而对于光照条件最苛求的植物就是藤本月季了。
藤本月季最喜欢阳光,所以种植环境需要控制光线,在这期间发生了遮挡光线方面的竞争,于是三种芽就出现了。
在植物界为了争夺阳光,最自私的一种行为就是不顾别人的状况将自己条件最优越的生长状态展现在最容易获得光线的位置。
笋芽是在土层下面,不像脚芽一样有绝对的生长优势,而脚芽生于基部,叶芽在藤本月季枝条的上下两侧,笋芽在根系附近,三种芽为了争夺有限的养分,在土层下的笋芽拿不出什么优势。
只有脚芽在茎端这个能够接受冬天积累热量并经过日照不断升温的地方生长,才具备想要开花多一点就能多开一些的绝对条件。
所以脚芽不仅能开出数量最大的花,质量上也将由于光照条件最好而更美。
因为营养的不均衡分配情况,一般最先萌发出来的芽都会有更好的生长状态,这使它们前期就已经布局完毕,在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留存了自己的资源。
所以后期更不利于他人抢夺资源,现在其实可以推断出萌发速度最快的芽一定资源占有最多。
我们从这些推断出,也就能得知笋芽最忌讳的是栽种过浅。
那么藤本月季到底是深种好还是浅种好?
你知道吗?
笋芽萌发出现在土层下,它们周围形成了一片适合植物萌发种子的环境,这种环境中含有那些帮助种子发芽滋养小幼苗长大的滋养物质,这些物质是植物为了繁衍后代采取自私行为后获得的一部分,所以根系周围才是最高效快速萌发出芽的一点,同时每片叶子都能产生养分。
所以只要向下还有空隙,笋芽就能够不断向下生长,根系也会因为处于好的滋养环境而更好地生长,最大化地从土壤中提取养分。
所以根系即使达到足够深度,也并不会停止向下生长更多,其实根并不是要停止生长就能停止的,它们由于充满了原生质,所以会不断分裂,不断往下钻。
但如果栽种过深的话,笋芽就无法再有更多的空间向下成长了,所以它们会萌发为脚芽,好在植物不自私的时候暖阳也足够照耀到根部附近。
于是你会发现即使被迫萌发为脚芽,它们的生长状态也很好,甚至有一些植物自己也没有觉得自私,会主动将更多的营养资源往根部输送,这样一来根部发育得更好,会营养多一些对脚芽也是有帮助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日照不够充足的环境里成长,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就慢,即使资源很丰富,也没办法达到多少,脚芽甚至可能成为最落魄的小家伙。
所以如果在日照条件比较差的时候,其余两种芽会有更大的优势,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的营养都被它们吸收了,脚芽不仅忍受不了相比它的优越条件之后生长速度慢的情况,还可能会顺势干枯掉,这点上脚芽是最不利的位置。
综上可见萌发生长顺序最快的肯定是笋芽,它们有天然的生长优势,这也反映出根与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是植物界最亮眼的一点。
其实这也是人类探索生命存在原理提取氧气过程中的一个新发现,看吧,其实生命都在为了生存努力自私着。
刚刚说完在日照不足环境里后面两种芽会比脚芽更占优势,不代表让人放弃他们哦!
现在来讨论一下藤本月季栽种时深浅的问题。
先说一下浅种有什么好处吧。
原因很简单哦,有的时候浇水多了一点泡根情况就要防止起来,这时候要是根系不够深就没有出现烂根情况了。
第二个好处就是透气性更好浇水方便时另一个优点,藤本月季生性怕积水,所以透气性要好,如果优化了一些透气性以后再浇水,用掉的一定量水也由根系蒸发吸收就不会漫过土层产生烂根。
当然浅种也有坏处比如笋芽萌发少,这样株型就影响膨大膨胀,所以汇总之后浅种藤本月季好不好呢?
铅笔小新的判断是:盆栽藤本月季应该浅种,因为盆栽容易烂根;地栽的话适当深种可能性还是挺好的!
为何这样想呢?
因为地栽土壤透气性还是蛮好的,所以不会被迫选择籽蒴较少,但是又有充足日照足以满足萌发生长需求怎样?
是比较开朗乐观的一般选择。
蝴蝶兰名字取得很美其实没有几个能从之看到美丽蝴蝶园景呢,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开花数还蛮多的哦。
地栽的话用石头堆高花坛然后深一些可能性很不错!
现在想想,是不是可以试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