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独家揭秘:机长袁斌因分房不满,携妻劫机的惊人内幕与结局

发表时间: 2024-11-09 21:16

独家揭秘:机长袁斌因分房不满,携妻劫机的惊人内幕与结局

1998年10月28日,国航机长袁斌驾驶的CA905航班刚刚起飞,正稳稳飞行在万米高空,突然一声令下,航线开始偏离,目标直指台湾

这个年轻机长以往拥有让人艳羡的高薪工作,安逸的家庭生活,但一场迟迟未兑现的分房承诺却让他愤懑难平,心中逐渐积压的不满和怨气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妻子徐梅在他身边默默配合,两人一同将所有财物换成珠宝,决意逃往那个让他们充满幻想的“彼岸”。

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劫机行动不仅令同僚错愕,也引发了两岸的紧急响应,降落台湾的袁斌没想到,曾经接纳劫机者的“天堂”早已不再是避风港,等待他的究竟是新生活,还是另一个牢笼?

飞行精英到不满现状

1998年10月28日,北京飞往仰光的CA905次航班上,袁斌作为机长,原本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当天的飞行任务。

然而,这位曾被视为“空中精英”的年轻机长,竟决定将航线改向台湾。他带着妻子徐梅登上飞机,胸中暗藏劫机计划。

其实在几年前,袁斌的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1989年他考入中国民航学院,毕业后凭优异成绩进入国航工作,成为最年轻的机长。

升为机长后,他月薪高达12000元,加上绩效奖金每月可以拿到近2万元。

1995年,他娶了小学老师徐梅,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外人眼中可谓“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袁斌对生活并不满足。

1998年是住房分配实物化的最后一年,单位表示机长优先分房,袁斌因此期盼再得一套更大的住房。

然而,最后的分房名单里,袁斌的名字赫然不在,他愤愤不平,直冲领导办公室质问:“不是说了机长优先分房吗?凭什么没有我?”

领导也不客气:“你几年前已经分到房了,怎么还不满足?这次分房就不能让给别人?”袁斌听了更怒,认为领导失信于他。

几句激烈的争吵后,领导无奈地说:“等明年吧。”袁斌顿时明白,这不过是敷衍,单位分房马上取消,他知道明年等来的只会是一句空话。

袁斌愤然回家,向徐梅抱怨自己被领导“耍”了,徐梅安慰他,但袁斌不甘心。

他对自己“机长”的身份颇为自豪,觉得如今的待遇和这份头衔不匹配,心中的怒气越积越深,他心念一转,竟然提出:“去台湾吧,那儿待遇好,不会受人欺负。”

徐梅起初以为他只是发牢骚,谁知袁斌却认真起来:“我不想再待在这里受气,台湾有机会让我们重新开始。”

袁斌的劫机计划逐渐成形,10月28日,袁斌与徐梅一同登上航班,随身携带所有变卖所得的珠宝财物。

飞机起飞后,袁斌强行带徐梅进入驾驶舱,向副驾驶文飞表明意图:“我要去台湾,配合我!”

起初,文飞以为袁斌在开玩笑,但看见驾驶舱紧闭,袁斌一脸严肃,他顿时意识到事态严重。

文飞试图劝阻,但袁斌却强硬表示:“你不配合,全机人陪葬!”面对威胁,文飞无奈放弃控制权。

地面塔台很快发现飞机偏离航线,随即接到文飞的求助,为防止事态升级,塔台紧急联络台湾华航请求协助,派出两架战机护航。

中午11时17分,飞机在台湾中正机场降落,机场早已布满警察,乘客迅速被疏散,袁斌和徐梅走出驾驶舱时,被台湾警方当场逮捕。

一场未尽的承诺

1998年,袁斌成了国航的机长,前途一片光明,然而,成就并没有带给他想象中的满足,因为他心里惦记着一个大房子的承诺。

袁斌原本已分到了一套单位的两居室,但随着他成为机长,开始觉得这套房子不够体面。更何况领导曾在会议上公开表示,机长将优先享受单位的住房福利。

他等了好几个月,眼看着分房名单公布,自己竟然没在名单里。

袁斌怒气冲冲地跑去找领导,一脚踏进领导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质问:“不是说好了机长优先分房吗?怎么名单里没有我?”

领导看着气冲冲的袁斌,冷冷地回了句:“你不是已经有房了?何必再争呢?”

袁斌听着话里话外的推托,心里的火苗蹿得更旺了,领导对他的态度冷淡而疏离,甚至有些不耐烦,见袁斌坚持不走,便敷衍道:“政策年年变,分房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你再等等,明年可能会有机会。”

这话说得轻巧,但袁斌却瞬间明白过来,这不过是推辞罢了。

1998年正值住房分配改革,单位实物分房的机会已是最后一波,明年哪里还有?他心里翻涌着失望和愤怒,强忍怒气走出办公室。

这场分房风波在袁斌心里种下了怨气的种子,晚上,他将整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徐梅,抱怨自己被单位“耍”了。

徐梅听了安慰道:“我们不是已经有一套房了?日子也过得不错,何必非得争一套大房呢?”但在袁斌眼中,这可不仅仅是房子的问题。

他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更高的要求,觉得自己作为机长,理应有一套匹配身份的宽敞住房,而单位的失信让他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越想越气,他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各种“出路”。

不久后的一天夜里,袁斌突然对徐梅说:“要不,我们去台湾吧!那边待遇好,也不会像这里这样受气。”徐梅吃了一惊:“去台湾?怎么可能?”

袁斌却说得认真:“国航已经没法待了,台湾那边的条件比这里好,待遇也高。”徐梅起初以为他不过是发牢骚,没想到袁斌已经将这事当了真。

袁斌心里不甘心,认为自己有能力过更好的生活。加上对单位领导失信的愤懑和自己遭遇的不公待遇,袁斌一颗逃离的心越发坚定。

“劫机计划”如何付诸行动?

1998年10月28日早晨,北京机场的CA905航班准时起飞,目的地是缅甸仰光

这是个普通的航班,搭载着95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谁也不会料到这次飞行即将偏离航线。作为机长的袁斌坐在驾驶座上,神情严肃。

他的妻子徐梅也混在乘客中,默默等待着行动的信号,两人带上了所有能变卖的财物,珠宝、现金紧贴身上,仿佛在预备开启新生活。

然而,在他们的计划里,这条航线根本不会抵达缅甸

8时40分,飞机刚飞过山西上空,袁斌下了决心,拉着徐梅走进驾驶舱,随手关上了门,副驾驶文飞有些诧异,却碍于袁斌的机长身份并未多问。

不久,袁斌猛地向文飞甩出一句:“我们改飞台湾,配合我!”文飞愣住了,半晌才意识到,这可不是玩笑。

他紧盯袁斌,试图劝阻道:“袁斌,你疯了吗?这是劫机!”袁斌却没有半点退让,冷冷地说:“我决定了,你配合我,不然大家一起完。”

为了表明自己并非开玩笑,他猛然扭动控制杆,飞机瞬间倾斜,文飞惊觉此人已失去理智。

文飞知道自己必须顺从,起码暂时不能激怒他。他只好无奈放开驾驶杆,将控制权交给袁斌,此时,地面塔台敏锐地发现飞机偏离航线,立刻发出询问。

文飞迅速向塔台求助,低声道出“机长正在劫机”的讯息,地面指挥中心顿时一片紧张,为避免刺激袁斌,塔台尝试与他沟通,劝其放弃疯狂计划。

但袁斌已铁了心,干脆切断无线电联系,将飞机朝台湾方向开去。

不久,台湾方面得知情况,为确保航班安全,立刻与我方展开紧急沟通,经过协商,台湾方面同意CA905航班降落。

与此同时,我方迅速派出两架战斗机护航,监控飞机的一举一动,袁斌却全然不顾,只一心将飞机开往他向往的“新生活”。

驾驶舱里,徐梅在一旁默默陪伴,眼神复杂,而文飞则屏住呼吸,盯着前方,唯恐袁斌一时失控。

11时17分,袁斌驾驶的飞机终于在台湾中正机场平稳降落。此时,地面早已布满警察和救护人员,警报声四起。

舱门打开,乘客们迅速被疏散,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惊魂一刻,袁斌与徐梅相携走出驾驶舱,随即被台湾警方逮捕,这场由分房纠纷引发的劫机计划,就此结束。

梦碎彼岸

1998年10月28日中午,袁斌驾驶着偏离航线的飞机降落在台湾中正机场,梦想终于触手可及。

然而,当他和妻子徐梅走出驾驶舱,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所谓的“新生活”,而是一副冰冷的手铐,台湾警方已严阵以待,早早准备好将他们逮捕。

袁斌没有料到,几年前台湾曾给予劫机者的宽容政策早已成了过去,彼时,台湾一度接纳那些从大陆劫机叛逃而来的飞行员,甚至有一些人享受了所谓的“优待”。

而袁斌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筹谋了整个劫机计划,可这一次,他的到来并未获得任何优待。

台湾的舆论环境早已不同,过去曾经得以“逃脱惩罚”的劫机者,因再次犯案甚至牵涉人命,引发社会震动,使得劫机者不再被宽待,台湾方面对待劫机案件的态度已悄然转变。

第二天,袁斌和徐梅被台湾方面以“恐怖行为、妨碍自由”的罪名判刑,袁斌被判十个月有期徒刑,徐梅被判六个月。

袁斌从未想到,“奔向自由”的念头会让自己锒铛入狱,这对夫妻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日子,彼时的意气风发早已被冷冰冰的现实粉碎。

刑满之后,他们并未获得自由,而是被送往新竹收容所继续关押,等待遣返回大陆的日子。

2001年6月28日,袁斌和徐梅在收容所中度过了近两年时间,最终被遣返回国。

他们曾幻想逃往台湾过“更好的生活”,而回归的旅途却是通向新的牢狱,在台湾的这段经历,成了他们逃不掉的困局。

结语

袁斌从年轻有为的飞行精英一步步走向劫机的极端选择,源自他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和对现实失望的积累。

在别人眼中光鲜的生活里,他却只感到失落与愤懑,最终因一套房子的承诺未兑现而不顾一切,跨越了法律的底线。

然而,当飞机降落在他所谓的“理想彼岸”,等待他的却是冰冷的手铐和漫长的囹圄。袁斌期待的台湾新生活成为泡影,徒留下无尽悔意。

劫机不仅没让他逃离现实,反而让他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或许生活中的不公和落差在每个人心里都会种下一丝愤怒的种子。

但袁斌的故事提醒人们,这些负面情绪一旦无法控制,最终只会让人陷入更深的泥沼,失去对生活的真正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