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14 11:52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卢哥,最近有说法运动和心力衰竭可能有点联系,你知道这事儿吗?”
卢大哥正戴着耳机在公园慢跑,耳朵里播放着自己钟爱的相声,旁边几位退休的大爷大妈聚在一旁聊天,声音随着晨风飘入他的耳朵。
他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运动还能跟心衰扯上关系?”于是,他回家后跟妻子提了一嘴,说最近得找机会去医院检查检查,顺便问问医生这事儿。
卢大哥是个办公室白领,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平时运动量不大。
但他是个讲究人,虽然年过四十,但坚持每周去公园跑步几次,觉得这样能保持健康,活力满满。
于是今天,他和太太计划了一起去做健康检查。
到了医院,等着抽血的时候,卢大哥忍不住开口问了医生:“医生啊,最近我听人说心衰跟运动有关系,这是真的吗?我每周跑步还行吗?”
医生推了推眼镜,露出了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哎呀,运动当然是好事,心脏再健康的人也得动一动,但问题是,运动时有些细节你们得注意,要不然再健康的心脏也可能出事儿。”
为了能让卢大哥理解得更清楚,医生决定先从几个典型的例子讲起。
他举了个前几天刚接诊的患者案例:一个50多岁的张先生,身体健壮,平时自诩能跑能跳,每天一大早公园里跑个十公里那是家常便饭。
然而,不久前的一次运动中,他突然感到胸闷、乏力,没坚持到终点就晕倒在地上。
送医检查后才晓得,他已处于心衰早期。
医生说,“看着挺健康的,结果一查,不但心功能下降,还出现了轻度心衰。这就是不合理运动带来的风险。”
卢大哥一听,瞪大了眼睛:“那不是说运动太多不好?”
医生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理解,运动当然好,但关键在于怎么运动。”
“医生,能具体说说吗?我就平时跑跑步,像我这样的有风险吗?”
医生看卢大哥有些紧张,便用轻松的语气说:“你别慌,跑步本身是个好习惯,但你得注意几点。首先,过度运动是问题之一。”
“别以为你心脏好就能无节制地运动。人到中年,心脏功能开始逐步下降,不管你感觉如何,体内的系统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心脏负荷增大,心肌缺氧、心律不齐的风险随之增加,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脏猝死。”
医生说到这里,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你知道吗?数据显示,在所有运动猝死事件中,大约80%的人原本并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疾病,而这些人常常自认为身体健康。”
医生耐心地解释:“对于中年人来说,安全的运动心率通常在‘170减去年龄’这个范围内,也就是说,你今年四十岁,运动时心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钟130次左右。”
医生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比如说,突然剧烈运动也是一个大忌。”
“有些人平时不怎么动,突然心血来潮去爬山、打球,这种情况最容易出问题。”
“我们心脏就像一台精密的发动机,平时温柔对待可以延长寿命,突然让它负荷暴增,发动机就会出毛病。”
医生接着说道:“很多人都忽略了吃饭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刚吃完饭,身体的血液主要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这时候如果剧烈运动,心脏就会缺血,心跳不齐、头晕、恶心这些不适感都会冒出来。”
说到这里,医生觉得有必要再强调一遍:“其实最好的运动是有计划、有节制的。”
“别以为运动越多越好,尤其是中年人,每天适量的有氧运动,保持在40分钟左右就够了,过度运动不仅没有额外的健康收益,反而可能给心脏带来负担。”
医生看卢大哥听得认真,最后总结道:“总之,运动是好事,但一定要控制好强度和频率,不能一上来就拼命跑。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小细节。”
关于心脏衰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嘉雯.从饮食起居,调理慢性心衰[J].中医健康养生,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