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2 16:52
9月10日凌晨,全红婵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自拍照,在照片中她佩戴了一款价值32万元的劳力士手表,之后全红婵也登上了热搜榜,然而这次热搜的缘由不是因为全红婵的夺金成绩,也不是因为她的家人,而是因为全红婵的消费引起网友的讨论。
随后全红婵也被网友恶意网暴,言语上也很过于苛刻,无论是辱骂还是说一些让人不快的话,反而全红婵的消费观成为这次事件的焦点所在。
认为全红婵是在“穷人乍富”,因为全洪禅以前家境不怎么好,一下子就能消费这么贵重的奢侈品,所以才会导致这种消费观。
但是也有网友表示全红婵这是什么时候挣的钱就花什么钱,全红婵挣多少钱花多少钱是她自己的事,有这个赚钱的能力就可以消费。
全红婵的师兄杨昊还为全红婵辩护:“这表是我的,没必要牵扯到小婵。”
杨昊曾获得男子十米跳台比赛金牌,作为全红婵的师兄杨昊非常有实力,他在发文中还附上了一张自己与全红婵的合照。
杨昊对全红婵进行辩护的举动获得了网友支持,并且杨昊会关心小师妹也是一件很暖心的事。
网友们也对杨昊表示赞同:“确实是该放过小妹妹了,我们不需要用同样的思想去要求别人,我们不能怪别人有本事挣大钱,我们也做不到,嫉妒仇恨别人过得好的人的人就是无理取闹。”
甚至还有比杨昊辩护全红婵还要更加有才华和背景的人也发声支持全红婵,认为“人家有本事挣这个钱,那就是赚的不够多,凭什么不可以花。”
并且这已经不是全洪禅第一次遭受不满,说是蹭热度,其实有网友认为全洪禅就是个小孩。
在2023年6月30日,汕头市举行了一场“全红婵欢迎回家”的活动,活动就在当地的步行街举行,这也是为了给汕头培养出来的新星热度。
但是在当地举行这场活动吸引了许多参与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游客和外地游客,他们来汕头市就是为了蹭全红婵这场活动的热度,沿街吃吃喝喝购物买买买,来到汕头的游客反而比汕头当地市民要多。
很多人也因此对全红婵进行了谩骂,并且认为汕头市借全红娴造势,对此汕头市一名官员对此严厉的驳斥,称欢迎活动不是为了宣传汕头,而是希望通过宣传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汕头。
还有一个女孩叫林子斐,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实时更新自己的动态,于是在一次徒步旅行中,她晒出了一张戳自己脚后跟破皮血流不止的照片,甚至还配文称:“这是给我的体操职业留下了纪念。”
但是网友视而不见,只看到了照片上的高档鞋子,对此纷纷评价林子斐:“穿这么贵重的鞋子,你没钱滚回去练去了。”
言辞间充满了对林子斐消费观的不满,而林子斐是一名专门训练体操的运动员,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进行商演赚钱,所以肯定得向自己的父母要钱买鞋。
所以林子斐晒照片得到的结果就是骂声一片,但是我们作为旁观者其实并不知道他们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
但是我们能看出的是他们对待运动事业都是极其认真严肃的,但是却可能因为关乎到个人隐私和生活等原因,他们似乎还要背负道德上的评判。
以至于在任何场合任何事情上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就像在比赛场合中,他们始终调动着自己的状态进行准备备赛,就像钢铁战士一样,非常坚毅冷静。
然而生活中还要时时处处提防别人的恶意评判,不然无论做什么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对他们本身平静的生活也造成了影响。
其实像杨昊这样为小师妹辩护的人还有很多,但是同样会受到网暴,大部分都是会被认为蹭热度的人,甚至杨昊还表示难道我关心我的小师妹都不行吗?
这不应该因为自己与当事人有关系就认为蹭热度,真正蹭热度的是那些恶意编排出来诋毁他们关系的人,又何尝不如杨昊与全红婵之间那样亲密呢?
就像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杨昊关心小师妹也是为了反击一部分恶意攻击他们关系的人,自然而然就引来了众人的注意。
只要是知道当下发生事件的人都会围观、讨论、争吵,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影响,这不是蹭热度,是在进行反向传播,仅此而已。
其实他们在网上看到自己的负面消息后就会很不高兴,因为他们也都是年轻人,也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所以也就难免在发一些负面情绪,而有一部分恶意肆虐的人,也会趁机往上面加点油,就像“人工智能一样”,就更加火上浇油。
当然一名合格专业又有优秀成绩的运动员,他们所能赚到的钱是非常有限的,就像2013年荣获亚青赛冠军的范凌可自出道首次比赛以来仍然坚守着“干净”选手抵制商业活动。尽管他也曾被开出2400万天价,但是乖巧又懂事的范凌可还是拒绝了。
范凌可曾表示:“身为运动员应该怎么办,我们该为他们树立样板,如今全国各地已经涌现出不少像他这样的体操运动员,他们不仅能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气魄,同时也在精神文化领域发扬着中国文化,但同时,他们身上的压力却是无法理解的.”
如果运动员体魄所蕴含着巨大潜力,那么他们精神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是不可估量,精神与身体同样重要,首先身体健康了,才能健康的开展自己的事业,然后再将一种精神传递出去。
除此之外这些运动员们还要给拯救弃婴做广告,还要给公益机构拍宣传片进行宣传,甚至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进行展示,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多赚一些钱,其实运动员非常辛苦,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非议他们呢?
因为运动员本身就是一个事件,而且赚钱与运动员并没有直接关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反向广告。
有数据显示,中国男足年均创收将近3亿人民币,而收入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篮球男队,年均创收仅为7000万人民币左右。
尽管中国男足年均创收3亿人民币,但球员们却没有获得过相应的报酬,这与他们当初进国家队时签署协议时拿到手的钱一模一样,均一百万人民币左右,每月薪水只有两三千块钱。
所以这样和足球收入相匹配的是很稀少的,所以中国男足球员们一直被迫接受这些不平等待遇。
而这里面还有许多人根本没机会踢球,就算是踢上了,也拿不到想拿到的钱,这样看来这些球员们依旧有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哪来的精力去关注和管理个人生活,即使球员们挣得再多也敌不过联赛高额支出造成俱乐部空虚。
所以俱乐部没办法只能将目光投向国足,从中寻找利润,即便如此国足成绩平平,又何来谈得上消费观的问题呢?
还有许多档次比较低水平比较差劲的小联赛同样存在投资问题,这也是许多年轻人的选择。
所以运动员们真的有那么恶劣吗,他们究竟哪里经得起影响,一些恶劣之人心里比较阴暗,所以才会随意对年轻运动员进行伤害等,他们内心是否有那个能力去支配自己的能力去挣钱,又何来谈消费问题。
这些个体或许真的一点都不如他们拥有更优越条件取得优异成绩,又何必非议他们呢?
而且运动员本身就是一个体力活,当身体到达一定限制时,就不会再继续了,所以当个人能力所限时,又为何不去多赚些钱呢?
肯定是有需求,所以才会买奢侈品,每个人都有支配自己收入财产的钱,只因为你穷乍富滋生“穷人心理”才会妒恨这些成功者。
但其实这些人们并没有欠你什么,我们为何要去做无理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