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中年无伤跑步技巧全面解析“三顶”跑法!

发表时间: 2024-11-23 17:47

中年无伤跑步技巧全面解析“三顶”跑法!

中年开始跑步,我大半年时间实现全程马拉松破4,半马150,没有任何伤病。这对年轻人可能不足挂齿的成绩,对我这样的中年人还是比较满意的,觉得应该归功于“三顶”跑法。

所谓“三顶”,当然不能是顶心率,顶步幅那些大神们的招术,而是适应更广大的普通跑者,能迅速入门的跑步方法。我们将人体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分别来介绍:

■下肢:顶膝

顶膝其实就是伸髋,或者叫顶髋,但说伸髋很多初跑者没意识没感觉,说顶膝就比较直接。伸髋的直接感受就是膝盖的抬升上顶。

找到顶膝的感觉,自然带动了伸髋,人体借助重力前行,也更为省力。

特别在跑得比较累时,有意识地加大顶膝力度,能够较好地维持步频步幅,维持标准的跑步技术动作。

顶膝不是伸腿,不是跨步,它是由核心发力,先伸展髋,再抬升膝,传导至踝,再用脚扒地,这样一个类似鞭打的线性力量传递。跑步前进,这样的力量传递是最自然的,其做功经济性也是最高的。

■中部:顶腹

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初跑时容易“坐着跑”,感觉臀部拖在后面。

很多老人坐着跑,是因为腰腹髋的力量不够,只能更多让臀腿肌肉来“代偿”。但坐着跑肯定跑不开,首先步幅打不开速度上不来,其次时间久了臀腿易疲劳,速度就更慢了。

正确的跑姿要求核心收紧,上下放松,顶腹自然就收紧了核心。人体上、中、下的肌群各司其职,跟着重心整体向前。跑步有了更大经济性,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顶腹还有利于呼吸的调整,跑步尽可能腹式呼吸才能吸得深,呼得长。小腹顶起来,内外都有张力,呼吸就更好调整。

■上肢:顶肘

想要跑得快跑得远,维持一定的步频步幅是必须的。但一直保持高步频,大步幅,对初跑者来说则相当费力。

当感觉步频下降时,想让腿脚更快地运动起来并不容易,但让双臂更快摆动却相对容易。人体四肢是上下联动的,双臂摆动的频率,自然会传导给腿脚。

在实际跑步时,往前摆动双臂你会感到吃力,但往后摆动,体感上仿佛肘部后顶,则又容易的多。因此,加大往后顶肘的频率,是维持较高步频的好方法。

同样,想要维持一定的步幅,加大摆臂的力度也会带动腿脚用力。摆臂加大力度,也是要往后顶肘,这样比前摆省力,也更容易做到。

“三顶”带来规范跑姿,提升跑步经济性,我们逐渐就能跑得更快更远。


我断断续续跑了两三年,比较认真且比较“上瘾”的,是今年春季以来连续跑了大半年,每月跑量都能达到200左右。“三顶”也是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心得,欢迎跑友一起交流总结,大家一起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