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0-05-08 15:27
湖南衡山古称南岳,是“五岳”中唯一地处长江以南的名山。摩崖石刻是中国名山的“标配”,没有摩崖石刻的点缀,名山将大为失色,其文化韵味也将大打折扣。据不完全统计,衡山的摩崖石刻有330余处。上起南朝萧梁年间,下迄本世纪初,前后跨越1500多年。
1、“南台寺”刻石
“南台寺”刻石
“南台寺”刻石在南台寺厨房后面的石崖上,上款为“梁天监二年建”,下款为“沙门海印”。南朝萧梁二年是公元504年,屈指算来,该石刻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史载,海印和尚是衡山南台寺的创建者,为衡山最早的僧侣之一。在衡山有确切年款或已经考证出镌刻年代的刻石中,“南台寺”刻石为最早。
2、《还丹赋》刻石
《还丹赋》刻石
《还丹赋》刻石是衡山字数最多的刻石,总字数达355字。因没有年款,无法确定它的确切镌刻年代。但经专家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证,一般认为该刻石为唐代作品,甚至更早。
3、“寿岳”刻石
“寿岳”刻石
“寿岳”刻石相传为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宋徽宗赵佶游历衡山时所题,但正史没有明确记载。衡山被道教奉为“主寿”之山,从汉代起即被称之为“寿岳”,因此山上有“寿”字刻石多处。
4、“南天柱石”刻石
“南天柱石”刻石
“南天柱石”刻石由时任湖南省主席何健题写,题写时间是1936年。该刻石每个字高达4.88米,是衡山字体最大的刻石。
5、“不语挂锡”刻石
“不语挂锡”刻石
“不语挂锡”刻石位于祝融峰不语岩下边的石洞中,镌刻时间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题壁者是一位自称“岷藩禋黎”的人。“岷藩”是指明洪武年间册封的岷王一支宗室,第一代岷王朱楩是朱元璋的第十八子,而朱禋黎是朱楩曾孙。据《船山师友记》记载,朱禋黎信佛好禅,书法颇有功力。刻石中所说的“不语”是指一位曾经在上文提到的石洞中修行的自号“不语”的僧人。
6、“昔人曾此会飞仙”刻石
“昔人曾此会飞仙”刻石
“昔人曾此会飞仙”刻石位于著名的会仙桥旁边,镌刻年代不详。会仙桥又名试心桥,为衡山“八绝”之一,相传有人在此得遇神仙,而得名。该刻石显然是在原有刻石之上叠镌而成,题写者有点不太讲究。
7、“秀出群峰”刻石
“秀出群峰”刻石
“秀出群峰”刻石的题写者是张伯英,题写时间是1936年。关于题写者,有人认为应该是民国年间著名书法家、齐白石的老师张伯英,但落款中的“祁阳”让人费解,因为张伯英是江苏徐州人,一生和湖南祁阳都没有什么交集。窃以为,这个“张伯英”当是湖南祁阳的一位不太知名的人士。
8、“舞狮”刻石
“舞狮”刻石
“舞狮”刻石出自一位名叫赖贵山的贵州人之手,题写时间是1940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全国军民都在苦苦支撑,赖贵山题写“舞狮”当有中华睡狮已醒,必将舞动于世界之意。这个赖贵山就是贵州著名“赖茅酒”的创酿人。
9、“雍容大雅”刻石
“雍容大雅”刻石
“雍容大雅”刻石的题写者是国民党元老邹鲁,题写时间是1937年5月。从跋文中知道,衡山是邹鲁这年夏天一系列游览景点的一站,之前已经游历了黄山、九华山和庐山。
10、“五岳独秀”刻石
“五岳独秀”刻石
在五岳之首的泰山之巅,有一处刻石——“五岳独尊”。泰山为五岳之首,这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因为东为四方之始,是太阳升起的方位。衡山的这处“五岳独秀”刻石,不在尊卑上和其它名岳争锋,而突出了一个“秀”字,不可谓不高明。特别有意思的是,这处刻石竟然还出自一位来自“东岳”的人士之手,颇像大哥对小弟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