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5 18:54
青岛海军博物馆于 1989 年 10 月正式向社会开放,其建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 8 号,东邻鲁迅公园,西接小青岛公园,与栈桥遥相呼应,南濒一望无际的大海,北面是著名景点青岛信号山公园。1989 年 9 月,在青岛市莱阳路 8 号筹建海军博物馆第一个分馆 —— 武器装备馆,占地面积 1600 平方米,展厅五个,收藏舰艇、飞机、舰炮等展品 134 件。
从最初的武器装备馆到如今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海军博物馆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1989 年 10 月 1 日海军博物馆建成开放,1990 年 5 月 1 日武器装备展区正式向社会开放,8 月 8 日海上展区正式对公众开放,1991 年 10 月 1 日海军服装、礼品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1993 年正式命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此后,海军博物馆不断发展,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级博物馆等。2021 年 6 月新馆建成开放,2022 年 5 月 1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的向海图强 —— 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获得精品奖。
海军博物馆分为室内、海上、陆上三大展区。室内主展馆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共设四个展厅,面积 7000 余平方米,分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三个部分,主要展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在炮火中诞生、战斗中成长、发展中壮大的历程。海上舰艇展区面积 40000 余平方米,建有 3 座码头 6 个泊位,主要展陈毛主席乘坐过的长江舰、中国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济南舰、参与南沙海战的国产第一艘防空护卫舰鹰潭舰、第一艘核潜艇长征 1 号艇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功勋舰艇。陆上装备展区占地面积 13000 余平方米,主要展陈人民海军创建以来曾服役的小型水面舰艇、海军航空装备、海军陆战装备、海军岸防装备。
海军博物馆的建立,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中国海军的发展历史,宣传中国人民海军的战斗历程和建设成就,增强民族爱国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承载海军历史的珍藏、致敬海军英雄的殿堂、激发战斗精神的阵地、讲好海军故事的课堂。
坐落于这样的位置,使得博物馆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面朝大海,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能感受到大海的壮阔与宁静,仿佛能听到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那是历史与未来的交响。周边的鲁迅公园、小青岛公园、栈桥等景点,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览选择,还与海军博物馆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海滨画卷。信号山公园在北面,为博物馆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庄重。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岛海军博物馆成为了青岛这座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室内展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 紧紧围绕 “向海图强” 鲜明主题,分为 “艰苦创业、扬帆启航”“改革开放、乘风破浪”“强国强军、挺进深蓝” 三个部分。这里的展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解放一江山岛战旗、从战斗英雄麦贤得头部取出的弹片、南海海上阅兵场景、海军历代功勋舰机装备实物、印刻数千海军革命先烈名字的英烈厅等等。游客在这里可以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了解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
海上展区:面积 40000 余平方米,建有 3 座码头 6 个泊位。主要展陈毛主席乘坐过的长江舰、中国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济南舰、参与南沙海战的国产第一艘防空护卫舰鹰潭舰、第一艘核潜艇长征 1 号艇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功勋舰艇。
长江舰于 1929 年由江南造船所建造,1949 年 11 月在重庆起义加入人民海军,2021 年 6 月驻泊海军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鞍山舰是中国从苏联引进的 07 型驱逐舰,二战中战功卓著,1954 年作为中国向苏联订购的 4 艘驱逐舰首舰抵达青岛,1992 年退役后驻泊海军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
济南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 051 型驱逐舰首舰,入列以来多次完成重大战备训练和试验任务,2007 年退役,2008 年驻泊海军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
鹰潭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 053K 型导弹护卫舰,1994 年退役后驻泊海军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长征一号核潜艇服役期间创造了中国潜艇史上多项记录,2003 年退役,2016 年驻泊海军博物馆。
陆上展区:占地面积 13000 余平方米,主要展陈人民海军创建以来曾服役的小型水面舰艇、海军航空装备、海军陆战装备、海军岸防装备。海军陆战装备展区主要展示有 ZTD - 05 式两栖装甲突击车、ZBD - 86 式步兵战车、63A 式水陆坦克、63C 式装甲运输车 T - 34 坦克等各型陆战装备。海军航空装备展区主要展示有 “伊尔 - 14” 飞机、歼侦五型歼击机、轰侦五型轰炸机、超黄蜂直升机、直 - 5 直升机、青六水上飞机等战机。小型舰艇展区有木壳鱼雷快艇 245 号,创造 “小艇打大艇” 海战奇迹的 “解放号” 炮艇,自行研制的 21 型导弹快艇和全垫升气型登陆艇等小型水面舰艇。
长江舰前身是国民党海军 “民权” 号内河炮舰,1930 年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排水量 426 吨。抗战时期,它多次抗击日军飞机空袭,后于 1949 年 12 月起义,编入华东军区海军,更名为长江舰。1953 年 2 月 19 日,毛主席首次视察海军部队,乘长江舰在长江航行四天三夜,并题词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长江舰也因此成为新中国发展征程上的一座特殊的里程碑。
1968 年,长江舰被授予 “53 - 219” 号荣誉代号,如今又刷上这个代号,以这种形式定格新中国海军发展的历史起点。长江舰的历史价值极高,它见证了中国海军从初创时的艰辛岁月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毛主席的题词不仅是对长江舰官兵的嘱托,更是对全体海军官兵的希望和要求,是对全军、全国人民发出的战斗号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海军人为建设强大海军而不懈奋斗。
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首先可以先参观核潜艇,感受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震撼与神秘。核潜艇作为我国海军的重要装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技术含量,先参观它能让游客一开始就沉浸在浓厚的军事氛围中,激发对海军历史和装备的好奇心。
接着前往海上舰艇展区,这里有毛主席乘坐过的长江舰、中国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等功勋舰艇,它们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按照顺序参观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舰艇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进入室内展厅,通过 “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海军从艰苦创业到强国强军的发展脉络,让游客在参观完实物后,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海军的认识。最后来到陆地海军装备展区,这里展示了各种海军陆战装备、航空装备等,为整个参观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样的游览顺序既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又能让游客逐步深入地了解中国海军的全貌,获得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参观体验。
门票预约:在微信上搜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小程序,选择门票预约(周一闭馆)。零点放票,可提前预约 7 日内门票。每个账号每日最多实名预约 5 人,每人每日限预约 1 次,如不能按时到馆参观,需要提前取消,否则 15 天内不能再预约。参观当日须携带身份证原件,在预约时间段内到馆,入口处须刷验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原件,相关信息异常者谢绝入馆。儿童及老人可由监护人使用其身份证号代为预约,由监护人带领参观。持有护照、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外国永久居留身份证、台胞证等人员请提前在人工窗口换取入馆凭证。
核潜艇预约:每周一下午 17 时在小程序上提前抢一周的票!点击 “在线预约” 一 “活动预约” 一可切换日期选一周的活动预约。核潜艇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 9:30 至 16:00,每半小时 1 批次。有幸抢到潜艇参观票的观众朋友请务必核对好预约时间,提前集合排队,过时将禁止进艇参观。建议提前 30 分钟入馆,提前 10 分钟在集合地点排队等候,集合地点为海军博物馆海域展区 3 号检票口。
注意事项:来馆请遵守 “预约须知”,自觉接受工作人员核对身份信息、安全健康监测等工作。大晴天注意防晒,海上潜艇展区比较晒。附近停车不方便,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打车。禁止带打火机、无人机等各类飞行器,禁止穿拖鞋进馆,防晒喷雾禁止携带入内。参观核潜艇时,建议穿简约的衣服,尽量不要穿裙子和高跟鞋(拖鞋不允许),因为需要爬梯子进入潜艇内部,而且内部空间狭小,在各个舱通行需要钻圆形的舱门(舱门直径不到 1 米)。
潜艇内部结构复杂、空间密闭狭小,参观前请将大件行李、背包寄存(寄存处位于游客服务中心),参观时须由讲解员统一引导,有序排队参观,谨防碰伤。为保障参观体验,请着宽松舒适的衣服,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人群谢绝进艇,女士不宜着裙装及佩戴繁琐首饰。参观全程请遵从工作人员安排,严禁进入未开放区域,严禁逆行游览,严禁私自操作或破坏阀门、开关、手柄等各种仪器装备。参观时请遵守部队相关保密规定,勿拍照录像,因违反规定造成的失泄密问题我馆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游客们在参观青岛海军博物馆的过程中,无不被深深震撼。从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中国海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看到那些功勋舰艇,如长江舰、鞍山舰、济南舰等,心中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登上舰艇,亲手触摸着曾经保卫祖国海疆的钢铁巨舰,感受着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荣耀,仿佛能听到当年海战的炮声,看到海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影。
在室内展厅,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全面了解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海军的坚韧不拔和奋斗精神。尤其是看到从战斗英雄麦贤得头部取出的弹片、王伟的飞行头盔等一级革命文物,更是被英雄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所感动,不少游客热泪盈眶。
参观完海军博物馆,游客们对中国海军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深厚。同时,也激励着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扬海军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座激发人们奋斗精神的灯塔,引导着人们不断前行。
青岛海军博物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传承海军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全面展示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让人们深入了解海军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博物馆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众多的功勋舰艇、一级革命文物等,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海军建设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它还是增强海洋国土观念的重要场所,使人们更加关注海洋、重视海洋权益,增强了人们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岛海军博物馆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作用。一方面,博物馆将继续加强展览展示的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观众带来更加生动、直观的参观体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博物馆将进一步拓展教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科普讲座、军事体验营、青少年研学等,培养观众的海洋意识和国防观念。此外,博物馆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海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中国海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未来,青岛海军博物馆有望成为一个更加国际化、现代化的海军文化交流平台,为传承和弘扬海军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