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2 18:37
我记得小的时候提到“下馆子”这三个字儿是一件特别让人眼红的事情,因为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赚不到钱,能下馆子的都不是普通的家庭,并且很多馆子里都是一些稀有菜品,平时基本吃不到。所以想要证明这个人家里条件的好坏,就看他会不会经常下馆子。
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改善伙食这一块儿除了下馆子之外,还表现在平时的购物及开销方面,每到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开始准备食材,这个时候贫富差距就会有明显的体现。
到了现在,下馆子成了常态,而菜的种类也越来越普遍化,当然人们对食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不过踩坑的菜也是非常多,所以很多人去饭店吃饭,不知道点什么好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一些比较常见的菜品,这样可以更好的避雷。
只是现在餐饮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除了品质以外,出餐的快慢也对餐饮行业能否长期经营有很大的影响,于是市面上开始出现了大量预制菜。
首先,预制菜没有复杂的制作过程,剪开加热后就可以售卖;其次预制菜可以帮商家节省很大的成本,一是店铺门面的成本,随便找一个几平米的小店就可以出餐;第二是节约厨师成本,好的厨师每个月的工资并不低,如果利润少,老板是完全赔钱的。
第三,预制菜的采购成本比较低,商家在竞争过程中更加有优势,获取的利润也高;第四,预制菜的味道符合大众口味,所以很多人是不排斥的。
但预制菜是非常影响身体健康的。
首先预制菜在食材的选择上堪忧;其次,制作好后存储的时间比较长,和新鲜的食材现炒现做是完全没有办法比拟的。
那么很多朋友就要问了,预制菜通常点外卖会遇到的比较多,如果去下馆子,是不是不会点到预制菜了?
当然不是。很多人去饭店吃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点到一只菜。今天就跟大家列出七种,看看你点过几种?
可以说鱼香肉丝是陪伴着我从小到大,以前上学时,每个月都会和同学们小聚,在学校的食堂点上几个小炒,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鱼香肉丝,酸甜可口,特别下饭。
但现在很多饭店的鱼香肉丝做不出来小时候的味道,并且每个饭店的配菜都不一样,原以为做法不同,后来才知道鱼香肉丝是比较火的预制菜之一。怪不得未到会那么奇怪了。
小炒肉的预制菜频率也比较高,这点其实很好区分,主要看青椒的颜色,如果青椒颜色比较鲜艳,口感没有那么软,现炒的几率比较大。但如果是那种纯盖饭的餐馆,基本上就是预制菜无疑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饭店里点土豆丝,上菜的速度非常快,并不是因为制作简单,很大程度上是使用了预制菜。因为土豆的成本比较低,预制菜价格也非常低,所以这也是商家获取暴利的一个重要菜品。
肉菜的预制菜几率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梅菜扣肉,从制作到梅菜清理的过程相对比较繁琐,很多饭店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会订购一些预制菜销售。剪开包装,稍一加热,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梅菜扣肉就可以上桌了。
你能相信一盘热气腾腾的糖醋鱼竟然是预制菜吗?新鲜的鱼做出来肉质特别鲜美,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即使饭店打着新鲜鱼的旗号,制作出来的鱼肉质和口感上都会低于我们的预期,这就是使用了预制菜的缘故。
水箱里的鱼只是给我们看的,并不是让我们吃的。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某一段时间就非常想吃红烧肉,于是买上两三斤五花,焯水、炒糖色、小火慢炖,想要把红烧肉炖的软烂,整个过程下来起码得花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可是在饭店呢?十几二十分钟就能给你端上桌,基本都是事先准备好的预制菜,制作时间短,成本低,利润也可以翻上好几倍。
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产生于同一个年代,小时候吃的宫保鸡丁,里面会有黄瓜丁,胡萝卜丁,花生米,鸡肉丁。现在的宫保鸡丁连配菜都不一样了,跟以前的味道有很大的差异。
并且看上去让人非常有食欲,但吃进嘴里,要么咸,要么甜,甚至很多地方吃的味道都一样,不是大厨,而是预制菜的缘故。
那么如何避开点到预制菜呢?建议你把口味变得刁钻。
比如很多菜制作时会有姜蒜葱这些配料,你只要点单的时候,规避这些材料的使用,能很大程度可以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