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2 09:35
参赛队员乘坐摆渡车到达赛场
□文/图记者石秀秀 通讯员孙超
11月3日,德州运河马拉松暨好运山东·马拉松城市联赛开赛。早上6点,在德城区金谷园小区北门公交站点,一辆带有“选手摆渡车”赛事标识的临时摆渡公交车,已早早等候在此。“早上5点半就出门了,确保让早出发的选手有车坐。”司机赵文洪介绍。
为保障参赛选手出行,德州交投公交公司开通临时摆渡线路14条(赛前+赛后)。“根据往年经验,选取的路线覆盖了南北、东西向主干道,且途经停靠点都是人员密集区。”德州交投公交公司营运服务中心主任封震介绍,根据参赛人数,共安排了60辆摆渡车上路,循环摆渡。“此次比赛有3个不同长短的项目,每个项目终点都安排有摆渡车,将完赛选手拉回接驳点进行分流。”封震说。
6点5分,A10010号参赛选手马志勇背着蓝色参赛包,登上摆渡车。“赛场周边交通管制,自己开车得四处找停车位,再走着去赛场比较麻烦。”他说,去年比赛就乘坐的摆渡车,停车点距离赛场步行不到5分钟。
摆渡公交车沿天衢路、德兴大道、大学路行驶,不时有参赛选手上车,用时25分钟抵达马拉松摆渡接驳点。“公交车又快又安全,省心省力,平时我也多是坐公交车出行。”说罢,马志勇便向检录点走去。
近两年,中心城区公交逐渐更替,线路、班次不断增加。仅今年,便新开设3条、优化调整8条公交线路,增设站点66个,增加了公交线网覆盖率,填补“公交空白”30.8公里。各项惠民便民政策频出,2021年10月15日以来,中心城区连续4年实施为期5个月的公交车全时全域免费乘坐政策。公交已经成为部分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
市民宋宝琳为了孩子上学,在天衢新区康博公馆小区买了一套住房,由于工作地点在陵城区,她每天都要两地往返。“来回车程近60公里,一个月油费就得八九百元。关键早晚高峰车多,精神紧张特别累。”宋宝琳说,现在公交准点率高,还可通过手机软件提前查询乘坐班次到站情况,避免错过。“坐公交车直达单位,能在车上休息一会儿,一年下来还能省一大笔油钱。”她说。
免费公交施惠于民,3年来已有5800万余人次受益。“免费后客流量明显增加,部分线路客流量达到免费前2倍左右。”德州交投公交集团副总经理魏清超介绍,每月可为习惯乘公交上下班通勤的市民节省约90元,如果把私家车出行改为公交上下班,每月可节省300至400元。
为把公交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德州交投公交集团从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通勤满意度等方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开启线上线下同步优化模式:线上智能掌上公交App 开通“来车信息预报语音提示”和“扫码支付”功能,方便群众实时查询线路动态,在城市建成区实行一站一码“手机站牌”服务,解决了传统站牌信息不足问题;线下挑选11处客流量较大的候车站亭进行高标准改建,改建后的候车亭不仅外观大气醒目,还具备了公交来车信息预报、线路查询、自动售卖等功能。
中心城区根据客流情况,选定东风路、天衢路、大学路三条主干线(迎宾大街至晶华大道之间)为公交示范路段,总长度不低于20公里。在示范路段全部配备新能源公交车,并启用公交专用道。
推动公交服务供给从“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转变,开通铜锣湾奥特莱斯小镇专线、德职学生实习专线等定制公交线路,高标准完成新青年音乐节、陵城“快乐向前冲”等公交保障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加贴心、多元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