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从几十元到千元,包装能否揭示白茶的真正价值?

发表时间: 2023-02-16 16:28

从几十元到千元,包装能否揭示白茶的真正价值?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村姑陈的鉴茶经历,还算丰富。

这么多年来,几乎每一天,都会碰到有茶友来要求鉴茶。

当然,大家发来的茶叶,提出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

如果各位看官感兴趣,会考虑出个合集,名字就叫“那些年,我们一起遇过的奇茶”吧。

有的茶友,拿着一张极度不清晰,且噪点明显的图片,让我点评。

但照片放得越大,就越模糊,连颜色都看不准确。

还有的茶友‮,直接发来一张图片,上面是一袋还没拆封的白茶。

然后说:“村姑,能不能帮我看看,这茶叶值多少钱?”

每每遇到类似问题,其实都挺为难的。

尤其是遇到持有这种态度的茶友,若是得不到想要的回答,就会说:“你不是专业
的吗,估个价应该不难吧?”

可就是因为专业,才不能胡乱说话。

不回答吧,对茶友不礼貌,但瞎回答,又对大家不负责任。

所以,就想趁此机会,给诸位茶友一个解释,也算是解开村姑陈的心结了。

《2》

前几天,又遇到了一位茶友。

发了张图片过来,是一个福鼎白茶的通用泡袋,边上写着四个大字——白毫银针。

简约风的设计,没有任何多余的图案。

此外,没有品牌,没有等级,任何信息都没有。

茶友说,这是别人送的,能帮忙看出这种茶叶多少钱一斤?

看完,村姑陈石化了。

除非拥有孙大圣的火眼金睛,否则隔着如此厚实的泡袋,想要看出里面茶叶的品质,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其实,如果能看到品牌,再结合该品牌在各大网络平台的售价,的确能推断出这款茶叶的价格。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不仅村姑陈明白,广大茶友也都明白。

再不济,就看产地,或者看等级。

一般来说,泡袋的背面,会印有该茶的产地和等级。

国标中,白毫银针分为特级和一级,两者的价格也会有所区别,这也是判断的依据之一。

但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凭空推算价格,难度极大。

况且,如果到某宝或某东上,搜索白毫银针的价格,会发现差距很大,高低不等。

最便宜的,一斤才两三百元,而贵的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即便是同一款茶叶,在不同的购买渠道,价格也不一样,因为它们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店铺租金,运营成本,人员费用等,都会包含在价格里。

所以,商家在给茶叶定价的时候,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复杂。

而我们估价的时候,也不能太随便,想当然。

最好的方法,还是拆开喝,亲自去感受茶叶的品质,细腻的香气和滋味变化。

喝过之后,再结合市场上与之相当的茶叶价格,就大差不差了。

《3》

老实说,图片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单凭一张或者几张随意的图片就下结论,实在太过草率。

我们收到过很多茶友的图片,很大部分都存在偏色、模糊、看不到细节、光线不对等问题。

加上每个人的手机型号不同,像素不同,把同一件东西,拍出不一样的质感,这就很难真实评估了。

并且,现在的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了。

为了让普通人拍出好看的照片,会自带美化功能,把色彩调得更鲜艳,或者对周围的环境光线做出补充。

总之,手机拍出来的茶叶,和相机呈现出来的,总会有一定出入。

村姑陈平时拍照,尤其是拍茶叶,必须追求还原。

尽可能地保证,大家所看到的图片,和自己收到的茶叶,是一模一样的。

曾经,还因为这件事情,遭遇了一些误解。

老茶客都知道,在茶圈里,村姑陈一直在致力于抨击做旧茶,让更多的茶友觉醒,摒弃劣质茶,去喝好茶。

而我们经常提到,咖啡色的“老白茶”,大概率是做旧茶。

紧接着,就有人留言,说你们家的老白茶(2018年春寿眉饼),不也是咖啡色的吗?

火速让李麻花去仓库拿了一块出来,拍视频澄清。

在正常光线下,肉眼看到的春寿眉饼,依然还是绿色系。

撬开以后,随手取一块出来,都是以绿色为主,有墨绿、灰绿、黄绿、橄榄绿……

只有饼窝的位置,由于压饼时受力更大,压得更紧,颜色会比其他部分深一些。

我们猜想,应该是这位茶友家里的灯光,是暖色调。

因此,拍出来的茶叶颜色也偏暖调,但也绝对不会是咖啡色,只是看起来没那么绿,黄调更重。

不过,或许背后的原因,更加令人细思极恐。

但村姑陈不想去恶意揣测⁨对方,毕竟,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

即便是羡慕嫉妒恨的同行所恶意抹黑,个中的是非曲直,比茶叶更难辨别。

《4》

这些年来,村姑陈换过的手机真心不少。

一是为了,用更高的像素,拍出更高清的照片,让各位茶友看得更清楚。

就算放大来看,也能看出细节。

我们知道,很多朋友不喜欢线上买茶的理由,就是摸不着,喝不到,没有安全感。

那么,如果能从图片上,看清浓密的白毫,干燥挺立,甚至根根分明的模样,是否能放心一些呢?

二是为了,能提高给大家鉴茶的效率。

每一位茶友؜发来的图片,都必须放大了细看。

把每个角度的都看一遍,横的,竖的,垂直的……

如此一来,才能做出准确的评判,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信任。

但即便如此,仍然希望茶友们提升自己的喝茶技能。

与其依靠他人,不如凭自己的真本事。

品鉴白茶,其实和中医的“望闻问切”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可以观察茶叶的外观。

通过条形,一芽几叶,芽头的大小、粗细、长短,叶片的老嫩、大小等,就能判断出这款白茶是哪种品类。

如果包装上写着白毫银针,打开后却芽头偏瘦偏长,明显是剥针的白牡丹,那就不对了。

还能看出工艺,日光萎凋的白茶,颜色会更鲜绿,闻起来也更干爽。

有茶友形容说,那是一种“阳光的味道”。

再闻茶香。

干茶香、盖香、水香、叶底香等,同样能透露出白茶的品质。

在高温下,如果茶香清新馥郁,层次丰富,持久不散,就证明品质不错。

可如果闻到了巧克力味、酸味、烟味、仓味、水味等杂味和异味,则通常代表没有储存好,变质了。

基本上,也就不建议继续喝了,免得肠胃遭殃。

再多的好奇心,都不如真真切切地去闻一闻茶叶的香气。

从干茶香到盖香、落水香、叶底香等,通通感受一遍。

看完了干茶,闻完了茶香,就该喝汤了。

品茶汤的时候,可以用舌面去感受汤水的稠滑度、内质丰富度。

等咽下后,再用舌面感受茶汤是否苦涩,回甘里是否有茶香。

倘若汤水稀薄,基本没有回甘,说明品质不怎么样。

不仅产区不好,而且工艺也不太行。

这样的白茶,肯定卖不出好价格,因为实力有限。

《5》

任何事情,都需要过程。

学习品茶,亦是如此。

很多新茶友觉得,品鉴,那是专业人士干的事情。

而普通人,最多就是尝一尝茶味。

如果想要知道茶叶品质好不好,必须得向外界求助,找靠谱的茶掌柜。

当然,在喝茶初期的时候,的确是个好方法。

但其实,品茶也是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茶圈中的那些老茶客,包括村姑陈和李麻花,曾经也都是新人。

被茶吸引后,才开始决定学习,渐渐走上了品鉴的道路。

如果觉得枯燥,可以拉上三五好友,互相交流。

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这样,方能更快进步。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今年的白毫银针,一年的白毫银针,三年的白毫银针,香气会变吗?

白马非马,白毫银针非白毫银针,真正的白毫银针是不舍得抽针的

什么?冲泡白茶时,新白毫银针投茶8克,老白毫银针投茶5克?

白毫银针可以真空保存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