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07 12:08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文|太空中的飞机
编辑|太空中的飞机
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中。
在一些以古代为背景的影视剧中,多出现佛门中人,他们或慈悲为怀,或武力高强,但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通常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这六个字是佛教中人的常用语言,如今许多信仰佛教的人也常常将其挂在嘴边。然而,这句最普通的佛号,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念对。
那么,这句话的正确读音究竟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含义?念了又有什么好处呢?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妻子摩耶夫人的腋下出生。
悉达多出生时,大概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值百家争鸣时期,而古印度各国亦并不太平。
悉达多出生后仅7天时间,其母摩耶夫人身亡。
失去母亲之后,他便由姨母波闍波提代为抚养。因为出身皇室,所以悉达多的生活十分优渥富裕。
不仅拥有锦衣华服、丰富饮食,甚至还拥有多个与季节相配的宫殿。冬季、夏季、雨季,天气各不相同,居住的房间也在更换中。
可以说,悉达多的童年生活,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令人羡慕的。
此外,净饭王对这个儿子也寄予厚望,从小便十分注重他的教育,文学、算学、武艺等各种领域,净饭王都要为他找来最优秀的老师教导。
净饭王希望,悉达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让迦毗罗卫国人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然而,迦毗罗卫国只是一个小国。
在古印度各国互相讨伐兼并之际,一个小国只会被人屡屡威胁,朝不保夕,又谈何发展。
悉达多预见了迦毗罗卫国难逃的命运,于是不顾父王劝阻,狠心抛妻弃子,头发胡须也全都剔除干净,作为一个“全新”的人,与王位永别。
离家出走之后,悉达多选择成为“沙门”,开始苦行,意图靠折磨肉体求得精神解脱,然而各种苦行之法在他身上作用了六年之久,他却始终没能令心平静。
于是,他洗去六年积垢,在一棵毕钵罗树下坐定,许久之后,终于豁然开朗。
文章创作不易,阅读过程中可能有5秒的广告,广告完全免费!还请支持一下作者,感谢。
心平静了,一切烦恼也烟消云散,他终于得道成佛。因为是释迦族人,所以后人称他为释迦牟尼,而皈依他的佛教徒则称呼他为“世尊”。
悟道成功之后,释迦牟尼首先向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宣教,而后逐渐发展,创立佛教,建立僧团。
随着支持者的逐渐增多,佛教的发展也越来越深远。
公元前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彼时,中国固有的儒家、道家、道教等皆有不容小觑的信众群体,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此落地生根,面临不少困难。
在思想上,要与原来的宗教实现文化兼容;信仰方面还不能与传统的“礼”制相悖;更重要的是,要被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接纳。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人们的支持也是佛教发展的重中之重。
佛教的“出家”虽与中国的“孝道”有所冲突,但佛家关于“爱、和平、宽容”的理念却又属于一种理论创新,因而可以在各宗教之间站得住脚。
此后,在时间的流逝中,佛教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变迁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同时也吸收和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变为了“中国佛教”。
隋朝时期的皇室多信仰佛教,唐朝时期,皇帝虽然较为崇信道教,但对于道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却也并没有打压,因此,中国佛学才得以逐步发展成熟。
近代以来,佛教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民族危亡,佛教的发展也开始停滞不前颇为衰颓,在这种情况下,“人间佛教”思想被提出。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而是强调要适应国情、现代文明和时代背景等,是佛教现代化的一种表现。
在当今时代,“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因佛教的发展变得几乎人尽皆知。
只是,有关这六个字的读音和意义,却并非所有人都了解。
“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教术语,其中“南无”二字是梵文Namas的音译,并不能用汉语言来翻译。
Namas可以译作“南无”,也可译作“南谟”、“那谟”、“纳莫”“曩莫”等。
据说,Namas常出现在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见面时,如果要表示对彼此的尊敬,便会称“Namas”。
佛教信徒将其加在佛名、菩萨名等的前面,以表虔诚和尊敬。
若要按照今天的普通话读音,“南无”二字应被念作“nán wú”,但其既然是佛学术语的一部分,则应读作“namo”。
音节连读,并且都发轻声,才是正确的读音。
而“阿弥陀佛”的意思,便比较好理解了,就是一个叫“阿弥陀”的佛。
在梵语中,“阿弥陀”有“无量”或是“无穷大”的意思。
“阿”的意思便是“没有”,而“弥陀”二字则意为“限量”,“佛”则表示“聪明人”。
所以“阿弥陀佛”就表示没有限量的佛,他的寿数是无穷无尽的,身上的光环也足以照亮无穷无尽的世界。
中国佛教净土宗认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从此彻底逃离痛苦和忧虑。
同“南无”二字相同,“阿弥陀佛”四个字也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古音读作“a mi ta ba”。
不过,如今“阿弥陀佛”在字典上的读音标注和今天的普通话读音没有太大出入。
这是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们对“阿弥陀佛”的读音描述逐渐发生变化,因而如今字典也根据从众从俗的原则注音。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南无”二字的读音也会被改作“nán wú”。
综上,今天的“南无阿弥陀佛”应该读作“namo ē mí tuó fó”,意为向住在西方极乐世界里的阿弥陀佛致敬。
在当今时代,人们的内心大多充满物欲。
人人都有自己的物质需求和向往,大家不在拘泥于简单的衣食住行,品牌、质量、是否美观等种种因素造就了人们无止境的消费欲。
然而,这无止境的消费欲却会使人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窄,思想越来越空洞。
受物欲影响的人们,常常会感到焦虑与浮躁。时间久了,有人便想改变现状,去追寻那已经园远去的内在的精神自由。
但有不少人在追寻的路上却试图寻找捷径,他们为给心灵找寻平静的据点,便开始信奉宗教。
殊不知,无论是真主还是阿弥陀佛,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求一个心安罢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