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揭秘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竞争格局

发表时间: 2025-01-24 19:51

揭秘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中国有这样一样神水,折腾了40年,才让燥热难耐的中国人彻底凉爽下来。没错,就是你夜宵撸串、吃小龙虾时常喝的啤酒。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两年的啤酒是越喝越没味。不仅如此,你大学时候喝的两块钱的勇闯天涯,现在卖上了两位数,那都是常规操作,甚至百威、青岛雪花这些高端产品都能突破1000元一瓶的天花板。

你说为啥淡出了天际的啤酒,敢卖这么贵的价格?物美价廉的啤酒又都跑到哪去了呢?

中国啤酒

低价啤酒的败亡之路,还得从一个奇奇怪怪的冷知识开始说起。你要知道,长期以来,中国都没有明确地规定说,一瓶啤酒的麦芽含量到底是有多少。

而这些年,大批国产啤酒品牌为了节约成本,大量地用大米来替代麦芽,所谓就是麦芽不够大米来凑。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大米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中国啤酒的配料表当中呢?是谁最早想出了用大米替代大麦,这一偷天换日的计谋的?

这个故事还要从90年代开始说起。1995年,美国百年啤酒品牌百威为了迅速打开中国市场,最大范围地适应广大受众的口味,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把啤酒发酵的味道做得很淡,更适合当时中国人喜欢清淡啤酒的口味。再加上这种啤酒成本是非常的低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只卖1块5一瓶。“啤酒贱如水”,也自此成了中国啤酒难以撕下去的标签。

当时为了和百威展开竞争,越来越多的国产啤酒品牌采用了类似的技术,于是乎90年代以后,中国的啤酒就越来越淡。你喝的那压根就不是啤酒,那是啤水。

而且更关键的是,在那个低价啤酒的时代,啤酒巨头根本就不关心啤酒好不好喝,他只关心谁的地盘大,谁的马仔多。

快消品,渠道为王,啤酒巨头们想要抢占市场的话,主要就是靠烧钱打价格战、渠道战,快速杀进各个城市,让每座城市的每座商场全部卖我家的啤酒。

这就代表着,只要肯砸钱,你就可以有很好的业绩,妥妥的是氪金改变命运。但光买渠道和广告位还不够,无休无止的竞争实在是太卷。于是,啤酒巨头干脆把竞争对手也买下来。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啤酒品牌的数量一度高达813家,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方啤酒品牌。

但是最后,在巨头一轮一轮的收购之下,你小时候喝的哈尔滨啤酒、江苏金陵啤酒、浙江双鹿啤酒,现在都是美国百威啤酒旗下的公司。

近两年火爆的夺命乌苏啤酒和重庆啤酒,也都属于丹麦嘉士伯的版图。在广东华润收购了金威,在四川雪花收购了蓝剑。

这还算好的,有很多小的啤酒牌子在被收购之后,就渐渐地销声匿迹,走向灭亡。如今的中国啤酒市场已经是华润雪花青岛百威英博燕京和嘉士伯五大寡头割据的局面。

但是到了2013年之后,这招突然失灵,因为我国啤酒行业的产销量见底了。

中国啤酒高端化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虽然喝啤酒的人呐非常多,但是啤酒它是一门坏生意。啤酒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还得时常斥巨资,反反复复做广告,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

即便是中国啤酒龙头老大百威、青岛啤酒,他们的利润还不如茅台五粮液一个零头多。于是乎,在各路啤酒巨头抄着板砖折凳打了这么多年之后,才猛然发现不对,都打成这样,谁都没占着便宜,也没挣着钱。

于是几大啤酒巨头一起商量之后发现,与其拼命地内卷互殴,还不如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干一件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涨价

从2014年前后开始,五大啤酒商开始合纵连横,让市场上的啤酒涨价。虽然这喝酒的人不增长了,没关系,但人均销量和价格还是可以提升的。

这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就是啤酒步入了存量竞争时代,简单来说就是啤酒要高端化了。

但是有点遗憾的是在近几年的消费升降级的浪潮之下,获益最大的也不是国产啤酒品牌,牢牢占据了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是百威英博,它是当下中国最赚钱的啤酒公司。

百威英博2021年的营收是543亿美金,完全吊打国内其他的啤酒厂商,这家啤酒公司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在啤酒行业的激烈竞争当中来看,已经取得了像可口可乐在饮料行业当中这样的霸主地位。

最后在中国啤酒高端化的面前,还有一个强大到几乎无法战胜的敌人——白酒

同样是酒,喝啤酒跟人家喝白酒的地位差距还是有的。你抛开价格不说,就说市值,国内全部啤酒上市公司加起来都不如一个茅台的市值高。

两个行业的利润也不能比,2018年到2020年,白酒行业的利润是啤酒行业的3倍。白酒是中年男人的社交利器,而啤酒不就是用来消暑解渴的吗?

精酿啤酒

当然,也有人提出说精酿啤酒这条赛道或许是下一个高端化的赛道。2021年也的确有数十亿的资金进入了精酿啤酒圈,像泰山原浆、轩博啤酒这些精酿啤酒品牌相继获得了融资。

但是这个赛道不仅有青岛、百威、燕京这种具备实力的传统啤酒企业,也有像海底捞、王老吉这类的跨界玩家坐上了“酒桌”。

你说精酿啤酒赚不赚钱?答案是很赚钱。一般而言,一瓶500毫升的精酿,实际的原料成本是在2到3块钱,售价则是在10元左右。

对很多小作坊来说,只需要几个人便可以经营,所需的人力成本也不是很高。但是时至今日,行业中仍然没有出现一家巨头企业,大体上大家还都处于蛮荒的年代。

最近5年,有超过4000家企业疯狂地挤进了这个赛道,但是2021年仅一年的时间,就有300多家那是齐齐地倒下。

所以中国啤酒到底有没有茅台命,将来又是去向何方,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璐哥看透彻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