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零添加”调味品:海天与李锦记的品质对比。

发表时间: 2024-12-07 05:28

“零添加”调味品:海天与李锦记的品质对比。

可能每一位家庭主妇家中都少不了酱油这味调料,可以说几乎是每家每户都需要用到。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主妇们对调料的配料也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今许多调味品品牌上面都连“零添加”字样都宣扬起来了。

那么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酱油真的有“零添加”的么?

样榜上打着“零添加”标识的则是海天李锦记

那么在这两个品牌中,哪个才是让消费者更放心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多数生抽和酱油是否为“零添加”。

“零添加”调味品的标准。

我们在选择生抽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生抽和老抽都能将“无添加”作为一个特色点来宣传?

其实这是因为大多数生抽和酱油基本上都是通过传统工艺天然发酵制作而成。

而且这样的产品不仅仅是零添加剂的产品,甚至有很多产品都是无色素、无香精、无防腐剂的。

但要说这其中的老抽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因为老抽一般来说是有颜色的,颜色深且浓稠又显得气味很浓,因此消费者也经常会将其用来调色。

老抽的颜色都是来自于天然糖色或者说焦糖色。

但实际上市面上大多数老抽中的焦糖色都是化学合成的。

虽然消费者可能觉得食品中没有什么毛病,但要知道这些人工合成的焦糖色和天然糖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里面也有国家相关标准的支持,合成的焦糖色更容易造成人体毒性反应或者致癌问题。

同时,焦糖色和天然糖色还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如今市面上最为常见的生抽中所含有的焦糖色一般多为E150d型,其含铅量甚至高达每千克有1.0mg。

而且在食物中添加人工染料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终止了,所以行业标准已经非常明确。

但是有不少企业还是选择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节约酿造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口感。

因此能够坚持传统酿造工艺,并且保证产品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调味品几乎非常少见。

这也导致如今大多数消费者都对自己心爱品牌或者熟悉品牌的品质非常放心。

但随着食物安全隐患爆出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这给我们的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

尤其是在选择调味品的时候,消费者往往遇到比较知名的调味品品牌都会非常信任。

国民品牌海天和李锦记。

我国最为知名的调味品品牌之一海天创立于1955年,是当时广东地区一种叫作为“香醋”的地方特产。

后来经过一家调味品厂对其进行加工后,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获得了1993年举行的中国首届酸品博览会桂林站金奖,从此逐渐扩展市场。

至今这个品牌已经在中国创造了117年的辉煌历程,也是全中国最大的酱油生产企业之一。

李锦记也是我国最知名的酱油制造商之一,两者可谓是同龄人进入中国调味品行业。

李锦记成立于1888年,由一名叫做李锦记的李姓商人创立于广东省顺德市北滘村。

与海天不同的是,李锦记并不是起初就是靠卖酱油起家的,而是在1888年建成的当铺里经营各种商贸及食物交易,在当地相当有人气。

直到1896年,李氏家族才开始酿造酱油,并在1906年成立了李锦记公司,所以李锦记酱油是真正从那时开始走向市场。

2003年,李锦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酱油生产商,在206个国家销售各种类型的调味品。

而且海天和李锦记酱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就算如此,每逢过年过节时超市里的海天和李锦记永远都是一盒难求的状态,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海天注重的是大众,而李锦记则主要走高端市场。

但无论是海天还是李锦记,在消费者心中都有着良好的恶性信誉,绝对是值得信赖的大品牌。

而且他们不仅坚持采用传统工艺,还在近些年不断推出一些“零添加”系列产品,想要增强市场竞争力保留消费者信任。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两种品牌是否真的存在“零添加产品”,我们进行了网络上广泛搜索,但结果却令人感到失望。

即使是在这些知名品牌的网站上,我们所找到的也只是普通系列产品,并没有筛选出“零添加”系列产品。

甚至在海天网站了解到,它家在发售“零添加”系列之前就曾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海天品牌的信任度。这些问题使得海天不得不推出全新的“零添加”系列,以挽回消费者对海天品牌的信任。

搜索结果和结论。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通过各大电商平台搜索,还真找到了海天和李锦记两个品牌旗下都推出了“零添加”系列产品的信息。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查看到这两款豆瓣酱的配料表时,都其中都发现了三种不可或缺但令人害怕的添加剂

其中一款是李锦记淮阳风味豆瓣醤,在其配料表中可以看到其中必须有三氟蔗糖、或者尽可能包含三氟蔗糖,这是一种引起癌症等严重疾病的不安全添加剂之一。

另一款则是海天淮阳风味豆瓣醤,无论是在电商页面截图还是在官网查看结果中的配料表中都能看到,除了氟蔗糖外,它还包含苯甲酸钠等其它令人担忧的添加剂。

从这一点来看,即便是这两款豆瓣醤都声称不含任何添加剂,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不说肉眼可见或表面的添加剂,背后仍然隐含着它们无法露出的隐形添加剂。所以在这两款豆瓣醤中含有非法添加剂,可以说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添加。

但需要指出的是,市面上大多数所谓零添加调味品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不含人工防腐剂、人工甜味剂和人工增鲜剂等或许可以影响人体健康的东西,而天然防腐剂,比如盐,浓度适中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例如我们提到的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是一种合理使用范围内非常安全的一种添加剂,并且也只有在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产生这种作用,超出一定范围就会带来一定危害,因此对于这些太小太少影响微乎其微应该不算传统手艺中的“加”.

因此,那些妄图通过量子力学等所谓高科技来宣传一通食品并不真正存在的话,其实本质上就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和错误宣传,所以根据这种认知,在这两款豆瓣醤中都不一定完全真的无障碍。

最后补充一点,其实很多公民在使用带有这些食品添加剂时本身就是受到误导,因此对于政府是否会负责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读。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人们常常忽略量对于毒素的重要性,因此大家不要过于恐慌食品添加剂,只要量合适,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