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17 18:12
昨天,遇到了一位长相46,年纪64的跑步大哥。
他一身红卫衣,冰刀割脸一样的风中,跑姿像弹簧一样轻盈。
我勉强追上,才知他已经坚持跑步26年啦。
这位大哥,妥妥一个成熟跑者,信奉“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一路交流中,他分享出了成熟跑者6大特征,具体就是“3喜欢3不喜欢”。
你看你认同不?
这类人,之所以能长期坚持:其一,就是为了追求一个人跑着的自由,不想被他人牵绊。其二,内心足够强大,能忍受孤独和寂寞。其三,曲高和寡,无人作伴。
有次,我问跑伴李哥:“**大神,咋每次一个跑呢?”
答曰:“人家一起步就是3分多的配速,谁能与人家跑成!”
我终于理解了那句经典:猛兽只独来独往,只有牛羊才结队成群。
哈哈,咱始终是个跑渣,跑步全靠大家。
属典型的沉浸式跑步:想欣赏一路风景了,便轻松慢摇,东看看西瞅瞅,让灵魂随着景物走,极为享受。
从不给自己定目标,跟着感觉走,心情像风一样自由,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全凭随心起念.如同一首歌,跑步只是抒发情感,旋律高低起伏,只为听着动听,唱着舒服。
当然,想挑战自己了,也会气沉丹田,自己把自己拉爆,就为了体验那种精疲力竭的拼命感,超越自己的成就感,挑战成功的愉悦感。
而且包容性强,遇到跑友,也能及时调整档位,让跑友感到舒服。
不戴电子装备,不听书,不听歌,就是跑着,如同村上春树所言:
“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话虽如些,潜入奔跑的我精神内部的这些思绪或者说念头,也不过是空白的从属物。它们不是内容,只是以空白为基轴渐起渐涨的思绪。”
这样,边跑着,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烦恼在自我对话中,慢慢烟消云散了,从而真正放空了自己。跑步成了使用杀毒软件和身心重启。
哈哈,又是一个新的自己,又是新的一天,正能量满满,何惧工作生活中明的、暗里向自己扔来的炮弹,射来的明枪暗箭!
大多数跑者,跑步结束后,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跑步数据,分享欲人性使然,不加评论。但有句话说:对某些人来说,你的分享成了显摆和炫耀;对某些人来说,你的分享成了矫情和无聊。人生要学会藏和克制,才能免去很多不利。
当然偶尔分享一下也不错,天天分享,其实是不自信,不能自我认同,一直要在大家的点赞认同、加油鼓励中才能坚持下去。
说到底,还是内心不够强大,一直在外找精神支持啊!
如果像吃饭、睡觉一样把跑步当成了生命必须,必不会这样。你见过天天晒自己吃饭、睡觉的吗?
你看,这老哥的见解,蛮打击人的,而且一大片,但细想,又很有道理,你说来?
也许,一年偶尔参加一次马拉松赛事,但不会沉迷于到处跑比赛。因为大多数人跑的再快,也拿不到奖金,又不是专业运动员,何苦要被资本收割呢?
毕竟,每次参加比赛,没有两三千花费,是拿不下来的。我听说一个哥们,沉迷其中,一年就参赛支出需要两、三万,对咱普通人也不是个小数字,当然财富自由的人就另当别论啦!
跑步,对于我们普通人只是滋养人生,存储生命能量的一种健身方式,对我们普罗大众,发愿只是健康快乐。
如果痴迷于到处参赛比拼,是不是有点偏离轨道,跑偏而丢了初心呢?
牢记初心,方得始终。你觉得对不?
人性有个特点:总想优于别人,所以竞争的种子在各个领域都疯狂滋生着,社会也因此不断在前进。但攀比之风一旦盲目盛行,必须让自己丧失幸福感,口前话:人比人,气死人。
跑圈也有鄙视链,3分配的看不上4分配的,4分配的看不上5 分配的——能跑10公里的看不上3、5公里的,跑半马的看不上跑10公里的——
跑者最容易养成的心理就是:“比别人跑的快就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
嗨!这就是人性。但只有反着人性来要求自己,才能变得优秀和通透。跑步其实就是反人性的,因为人性懒惰,喜欢安逸。
扯远了,哪如何在超越中享受成就和愉悦呢?
跟自己比,跟昨天的自己比。
为啥呢?向前(比自己优秀的人)比只会陷入无尽的挫败感,向后(不如自己的人)比,又会陷入虚假的自我安慰,这都是不智慧的做法。只有与自己比,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才会感到成长的幸福和满足。
他一路分享给我的观点,我又分享于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嘛!哈哈——
认同请点赞,转发分享,让更多跑友看见,或留言讨论,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