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3 09:29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我对南方的鱼米之乡江苏一直充满好奇。北方的我们习惯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对江南水乡那精致典雅的饮食文化,总是带着深深的向往。这不,前几天跟朋友聊起江苏美食,越聊越觉得有意思,却也越来越疑惑。对江苏美食文化的9个疑问,我在家琢磨了整整5天,还是有点想不明白。
说起江苏人的一日三餐,那可真是精致讲究得很。早上起来,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上头飘着几根香葱,配上一小碟咸鸭蛋,就能美滋滋地开始一天。要是赶上周末,那可能就会换成灌汤包或者锅贴,蘸上香醋,那叫一个过瘾。中午嘛,讲究个"一菜一格",清炒青菜要的是清爽,红烧肉讲究个香而不腻,再来碗老鸭汤,浓郁鲜美。晚上就更有意思了,可能是一锅热气腾腾的砂锅,或者是几个精致的冷菜,配上一壶黄酒,慢慢品味着一天的收获。
说到江苏名菜,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苏州的松鼠桂鱼,外酥里嫩,造型独特,一上桌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南京的盐水鸭,咸鲜适中,肉质细嫩,大夏天吃上一块,那叫一个爽;扬州的狮子头,大块肉馅裹着细嫩的豆腐,炖得软烂入味。还有无锡的酱排骨,镇江的锅盖面,常州的大麻糕,每一样都让人食欲大动。
说到江苏的蟹,那可不得了,光阳澄湖大闸蟹的名气就响当当的。秋天到了,满大街都能看到提着螃蟹的人,家家户户都要尝尝这个季节的味道。蟹肉鲜美,蟹黄浓郁,配上姜丝和醋,简直是人间美味。不过我听说,吃蟹还有讲究,得会"三等":等蟹肥、等月圆、等重阳。这么算下来,果然是个美食界的考究派。
在江苏,一顿饭没有汤,那就不算一顿完整的饭。什锦汤、老鸭汤、蛋花汤,各式各样的汤品,既养生又美味。最出名的要数南京的盐水鸭汤和无锡的惠山泉水煮的汤,汤清味美,回味无穷。听说江苏人喝汤还有个说法:"宁可食无肉,不可汤无味",可见汤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提到江苏的点心,那可真是精致得很。苏式月饼皮薄馅多,口感酥软;无锡的糖芋苗,外酥内软,甜而不腻;扬州的富贵饼,层次分明,香甜可口。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些点心不光好吃,造型还特别精致,就跟艺术品似的。
作为面食爱好者,我对江苏的面食特别感兴趣。阳春面、担担面、锅盖面,光是面条的种类就能数上好一会儿。每个地方还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镇江的锅盖面,汤汁浓郁,面条筋道;扬州的三丁面,配料丰富,香气四溢;苏州的葱油面,简单却美味。听说有些面馆的配方都是祖传的,这么说来,一碗面里可能藏着几代人的手艺呢。
说起江苏的小吃街,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南京夫子庙的小吃一条街,晚上人山人海,鸭血粉丝汤、盐水鸭、糖芋苗,香味飘得老远;苏州的观前街,各种传统小吃琳琅满目,光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扬州的东关街,各色早点应有尽有,三春油赞子、蟹黄包,让人眼花缭乱。
江苏的早点那可真是讲究。扬州的早茶,一张桌子摆满了各式点心,小笼包、锅贴、虾子摊黄、牛肉锅贴,样样精致;苏州人爱吃面,一碗阳春面配上咸鸭蛋,就是最地道的早餐;南京人喜欢喝豆腐脑,咸口的,配上油条和小菜,那叫一个享受。
说到江苏的甜品,还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甜品讲究"甜而不腻",比如无锡的惠山油酥,酥香可口却不会太甜;苏州的核桃糖,香甜适中;扬州的桂花糖芋苗,甜中带着桂花的清香。这种恰到好处的甜度,让北方人的我也能接受。
说实话,写完这些疑问,我这个东北妹子的馋虫都被勾起来了。江苏这地方,不光是美食的天堂,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美食教科书,里头装着几千年的饮食智慧。以前总觉得,咱东北的美食够味儿,够实在,但是了解了江苏菜之后,才知道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啊,得找个时间,带着这些疑问亲自去江苏转转,尝尝这些让我魂牵梦绕的美食。我都想好了,先从南京夫子庙开始,一路吃到扬州、苏州,哪怕把肚子吃撑了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