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黄山古建筑群:白墙黑瓦间的历史印记

发表时间: 2025-01-08 16:35

黄山古建筑群:白墙黑瓦间的历史印记

▲1929年的汤口镇。汤口镇是黄山南大门,自古便是登山客的必经之地。几座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绿树间。后方巍峨的黄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那时的汤口镇,虽不及今日繁华,却以质朴的风貌,迎接着四方来客。

1929 年,从泾县前往黄山途中,眼前是一片广袤的田野,麦浪随风起伏。远处,黄山山脉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山脚下,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白墙黑瓦,宁静祥和。那时的交通远不如现在便捷,旅人多靠车马或徒步,沿途风景虽美,却也透着些许艰辛。

▲1930年,太平县穰溪的渡船场所。河水悠悠流淌,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绿意盎然。几艘小船停靠岸边,船夫们忙碌地整理船只,等待着渡河的行人。这里,曾是连接两岸的重要枢纽,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

▲1930年的狮子林,隐匿于黄山之中。明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一乘于此修行,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观音庵建成,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抹庄严。

图中可见,庙宇依山而建,与自然相融,周围绿树环绕,山石嶙峋,宛如一颗镶嵌在黄山之中的明珠。

莲花峰东边的登山道,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险峻的石壁之上。这条道路,是前人凭借着简陋的工具,沿着石壁一凿一锤,硬生生开辟出来的。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

▲文殊院,坐落于玉屏峰上。明万历年间,僧人释惟安因梦感应至黄山,创建文殊院与慈光寺,还兴建山道,堪称黄山最早的开拓者。文殊院于1952年被毁,1955年原址建起玉屏楼宾馆。

图中可见,左侧白象石上刻有“岱宗逊色”四字,周围青‪松环绕,山石嶙峋,文殊院已不复往昔。

▲慈光寺大雄宝殿。明嘉靖年间,玄阳道人始⁤建朱砂庵,后经普门大师改建为慈光寺,万历帝敕匾额“护国慈光寺”。

公元1737年遭火毁,虽有修建,香火渐衰。直至1963年全面维修,方成如今的慈光阁。⁩

▲1930年,黄山脚下的山村,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炊烟袅袅升起,给古朴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灵动。错落有致的民居,白墙黑瓦,在绿树环绕中若隐若现

▲1930年在黄山进山道上,有一座茶亭伫立在石阶之上,写着“迪成茶亭”。亭中出售泡好的茶水,提供给往来行人休憩饮用。那时候交通不便,山里人出行基本上靠步行,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才有骡马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