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13 18:26
文丨68
自从我国开放“免签”之后,也打开了外国人来华的窗口。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韩国,自然也有不少人来到我国旅游。
他们落地首选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上海。
为了给韩国人展示“魔都”的魅力,上海少爷小姐们可以说各显神通。
不少人都在上海街头拍到了名贵豪车成列的盛景。
与此盛景一片叫好形成最大对比的莫过于,对于韩国人穿搭和长相的评头论足和贬低。
表面看起来是赢了面子,但实际上却输了“里子”。
上海,我国最发达的城市,几乎也是全国财富的聚集地。
到了晚上灯光一开,在黄浦江边更能感受到什么叫做“魔都”。
越是发达的地方,越能够见到人生的差距和参差。
这里有钱人的世界,也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在普通人眼里的段子调侃上海物价的“沪币”,有钱人眼中贵的价格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一直以来,不少国人对于韩国人的印象并不好,
不管是“棒子”还是“偷国”,也都不是什么正面的形象。
所以,即使韩国人是作为花钱的游客来国家,也总有些人会对他们反感。
一切的起因就是因为韩国人对中国上海一句一般的评价,
感觉中国的第一大都市,也并没有多么繁华。
也是因为这句话,瞬间让很多国人感觉失了面子。
于是就有了之后的上海少爷小姐,开着豪车逛街,而韩国游客在一旁拍照的一幕。
这样的举动也让这群沪少们倍加振奋,
据传还组成了排班,专门负责出街来“震惊”韩国人。
至于有没有震惊到还是个疑问,但在众多网友的心中咱们已经“赢了”。
上海有钱人家的人们,开着豪车在街上转了一圈,就变成了爱国的义举。
月薪三千的普通人看到这“争脸”的举动,也不禁挺起了腰杆,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了。
全然没想过这贫富差距背后一切的原因。
在冷静下来之后,大家才开始后知后觉,
这自以为是的炫富行为有多么的荒谬。
上海豪车游行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了如此大的舆论,
自然也被很多人传播到了外网,很多韩国人也看到了这个新闻。
在他们的眼中,中国人晒豪车的行为,完全是不能理解的。
因为在韩国,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他们的国产车。
与其在这里秀豪车,不如多推荐一些旅游景点和美食攻略来得实在。
事实证明,豪车游行仅仅就是一场中国人自嗨的闹剧。
对于那些夸赞少爷小姐辛苦的发言,更是难评。
他们这一天早上七点起来开车辛苦,但有多少打工人每天都需要七点起床去上班。
而且让上海人开着豪车去韩国人面前展示,
也并不是真正的民族自信,其实反映了一种自卑的情结。
自从韩国免签之后,就有不少人来到上海旅游参观。
说来也非常的奇怪,虽然中国人和韩国人同样是亚洲人。
但通过外表形象,却能够一眼看出来,尤其是男性。
韩国男性格外偏爱中分贴头皮的发型啊,也很喜欢健身。
比起中国男人,他们在穿着上也要精致不少。
但这样的精致放在中国人眼中却并不符合国人的审美,反而有一种“精致土”的感觉。
对此,有些网友评价说就像是一个个细心打扮的“徐志胜”。
徐志胜是一名脱口秀演员,因为调侃自我长相而出名。
因为网友的兴趣,网络上关于韩国人旅游的偷拍视频越来越多,
翻开这些视频的评论区,毫无意外也全都是负面评价。
但是这些中国网络上的自嗨,传回到韩国之后,就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代入韩国人的角度,才能明白国人偷拍并评价他人长相的行为是有多么的冒犯。
如果我方有人带着钱出国旅游,但却总是被不友善的眼光对待。
到别人国家逛街旅行的时候,精心打扮后出门,
但被别人拍照发到了他们的网络上,还被嘲讽了一番长相。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到异国他乡被这样对待,都会对那个国家没有好感吧。
我国向来也是号称礼仪之邦,对外来客经常是礼遇有加。
如今这样的小家子气,实在不符合大国的风范。
而且韩国人不像是一些欧洲国家的旅行者,他们也是真的会消费。
虽然韩国人的审美不敢苟同,但他们确确实实是打扮了,也非常的注意形象。
就这点来看,很多人是做不到的。
对于他们的审美观点,可以不认同,但也没必要专门让国人来嘲笑吧。
虽然很多人认为韩国小国寡民,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也远远超过了中国人三倍之多。
在韩国,一个普通的清洁工,换算成人民币,他的收入也在一万五千元以上。
所以,韩国的物价高,他们的东西贵,也是非常合理的。
再者说起的美食,他们一顿丰盛的“国宴”,到了中国就成了小料台。
虽然他们的美食文化如此的贫瘠,但他们却可以那么的自信。
这难道不足以让人佩服吗?
认清差距,也才能够弥补不足,达到之后真正的自信。
如今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公众获取信息的形式也更加多样。
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不能再如从前那样狭隘。
豪车不是真正的门面,人民生活的幸福才是。
也只有等到真正做到让人们幸福生活的时候,才能收获真正的国家自信。
如今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打破了从前的刻板印象。
这是个好现象,更是一个好的开始。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能够客观陈述事实,都应当被真诚对待。
毕竟从根源上来说,他们来旅游消费,始终是利大于弊。
因此,不妨嘲笑的声音少一点,包容的态度多一点。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上海成为韩国游客“周末打卡”目的地
烟台广播电视台:壮观!韩国人来旅游,上海豪车全上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