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19 13:50
作者:夜侯聊八卦 素材:张远山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清明前后,我回到老家收拾房子。奶奶去年冬天走的,走得很安详。临终前一直念叨着爷爷,说她对不住他。
收拾到堂屋的老柜子时,我在最深处摸到一个布包。那一刻,我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二十八年了,这个布包就像一个心结,一直压在我心里。
记得那年我刚上初一,爷爷病重那段时间,药铺生意也不怎么样。那时候咱们双溪镇穷,家家户户揭不开锅。爷爷心软,总是赊账给人。
"老张,你这药铺再这么做下去,早晚要垮!"奶奶坐在堂屋里,一边择豆角一边絮叨,"你看人家沈老板,家底殷实的,天天来借钱,你就知道借,也不问问人家拿去干啥!"
爷爷躺在竹椅上,咳嗽了几声:"翠兰啊,咱们开药铺的,救人要紧。"
"救人?你自己都快不行了,还管别人死活!"奶奶气得把豆角摔在簸箕里。
我蹲在门槛边,看着院子里那棵老桂花树,树下长满了青苔。每到这时候,我就不敢抬头,生怕看见奶奶通红的眼睛。
那天晚上下了场大雨,雨点打在瓦片上,噼里啪啦响。半夜,爷爷突然喘不上气来,我和奶奶手忙脚乱地点煤油灯,找药。
" ;远山,去请沈老板来,快去!"奶奶急得直跺脚。
沈老板来得很快,还带着他媳妇。我记得他穿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老张啊,你这身子骨可不中。"沈老板坐在床边,语气忧心忡忡,"要不这样,我把药铺盘下来,给你十万块。你安心养病,有啥事我也好照应。"
我站在门外,听见奶奶连声说好。可爷爷却突然咳嗽起来,摆手说:"等远山他爹回来再说。"
沈老板走后,奶奶就跟爷爷急了:"你这是何苦?人家沈老板多少年的老相识,难道还会害你不成?"
爷爷又是一阵咳嗽,只说了句:"翠兰,你不懂。"
第二天傍晚,爷爷让我去他房里。那时候天还没黑透,暮色从窗口漏进来,爷爷的脸色苍白得吓人。
"远山,过来。"爷爷的声音很轻,"背对着我。"
我愣了一下,还是照做了。突然感觉背上一沉,爷爷把个东西塞进了我衣服里。
"这是个布包,里面有些东西。"爷爷的声音带着喘,"你先收着,千万别让你奶奶知道。等你长大了,自然明白。"
我想回头,爷爷却说:"别回头,记住我的话。"
那天晚上,爷爷走了。走得很安静,就像睡着了一样。奶奶哭得昏天黑地,我却一滴眼泪也没掉。
父亲赶回来的时候,沈老板已经在帮奶奶办手续,准备过户药铺了。父亲想阻止,可奶奶说:"你爹都走了,这药铺留着有啥用?沈老板给的价钱也不少。"
就这样,药铺卖了。沈老板给了八万块,说剩下的两万等过户后再给。可是后来,他的生意突然垮了,人也躲去了外地。
那时候镇上传得沸沸扬扬,说沈老板欠了一屁股赌债。更有人说,他借高利贷来周转,结果越陷越深。
奶奶整日以泪洗面,不是为了钱,是恨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人。
我始终没敢打开那个布包,就那么藏在我从小住的屋子里。后来我考上大学,在城里工作,那布包就一直躺在老柜子最深处。
直到去年奶奶临终前,一直念叨着对不起爷爷,说当年太糊涂。我坐在床边,看着她消瘦的脸,好几次想说出布包的事,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现在,这个布包又回到了我手里。我深吸一口气,慢慢解开了布条。里面是一叠发黄的纸,最上面是一张欠条,是沈老板写的,数额竟然高达二十万。
下面还有一封信,是爷爷写给我的:
"远山:
等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想你应该长大了。沈老板借我的钱,其实是去还赌债的。我知道他肯定还不起,可我还是借了。因为他说要是还不上债,他全家都得去跳河。
你奶奶总说我心软,可我想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些年,我接济过很多人,有的还上了,有的还不上。可我从来不后悔。
我知道你奶奶会怪我,所以这些事我都瞒着她。我不求她理解,只求她能平平安安过日子。
布包里还有一本账簿,记着这些年来借出去的钱。如果有人来还,你就收下。如果没人来还,就当是我为你积的德。
好好照顾你奶奶。"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翻开那本账簿,密密麻麻记着镇上许多人的名字。有些名字我认识,有些已经记不清了。
在最后一页,我看到爷爷颤抖的字迹:"善有善报,德有德报。若有人来还钱,就用这些钱帮助还需要帮助的人吧。"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父亲的号码:"爸,我想在咱们老药铺那条街上,重新开一家药铺。"
我望着窗外的老桂花树,不知不觉已经这么大了。树下的青苔还在,就像那年我蹲在门槛边看到的一样。
爷爷,您说得对,我长大了,终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