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沧州海兴县旅游指南:一站式攻略助你畅游滨海小城

发表时间: 2025-01-22 18:20

沧州海兴县旅游指南:一站式攻略助你畅游滨海小城

一、海兴初印象

海兴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渤海湾西岸。它于 1965 年正式成立,名字取 “靠海而兴” 之意,寓意着这片土地依托渤海的资源与区位优势,走向繁荣昌盛。

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地带 ,是连接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依京津,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 240 公里,距天津更是只有 120 公里,尽享两大直辖市的经济辐射与带动;南接齐鲁大地,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文化底蕴深厚;东临渤海,拥有 18 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海兴县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受益者。在环渤海经济圈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海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同时,京津冀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也为海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独特的地质地貌

海兴县的地质构造独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马骝山的火山遗迹 。马骝山,又名小山,位于海兴县城东 5 公里处 ,形成于 2-3 万年第四纪晚期火山喷发,是中国东部沿海大平原仅有的两个第四纪晚期火山遗迹之一,为高于地面 7-36 米的穹形火山锥(堆积山丘) 。

这里的火山遗迹保存较为完整,山体由火山碎屑组成,自上而下大致分为 6 层,每层都蕴含着独特的地质信息 。顶部为棕红色的火山砂、砾,见证了火山喷发时的炽热与猛烈;向下变为薄层灰黑色火山粗砂层夹黄褐色粘土,分布于火山锥四周,记录了火山喷发后的物质堆积与演变过程 。第三层的黄色粉砂层、第四层混有黄白色粉砂岩碎块且具有交错层理的黑色火山砾层,以及第五层的黄色凝灰质细砂层和第六层厚 5 米的火山砂、砾层,间夹一层厚约 20 厘米的玄武岩,共同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地质史书 。

马骝山的存在,对地质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就像一把钥匙,为地质学家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远古时期地球内部运动和地质演变的大门。通过对这里的岩石、地层等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深入探究火山喷发的机制、地球气候的变迁以及板块运动的奥秘 。

对于旅游爱好者而言,马骝山同样充满了魅力。如今,这里已被打造成小山火山地质公园,成为海兴县的热门旅游景点。公园的入口是凸显汉代建筑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汉阕门”,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游客可拾级而上,俯瞰小山美景 。沿着公园内的木质栈道前行,仿佛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火山遗迹的震撼。山体中纵横交错的古隧道,有连有分,崎岖盘环,如同迷宫,给人带来神秘而刺激的探索体验 。山上还有数以千计的古井,它们开凿年代久远,具有 “古、深、奇” 的特点,井口小、颈长且渐深而阔,至极点骤收而小为底,形如甘露宝瓶 。

(二)多样的生态环境

海兴湿地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镶嵌在海兴县的大地上。它位于河北平原东部,渤海湾南部,是在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复合型滨海湿地,总面积达 260 平方公里 。这里地势低洼,起伏不大,区域内部地貌差异较大,河道、沟渠纵横交错,形成了微波起伏的独特地貌特征 。

海兴湿地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这里不仅有大面积的盐田水洼、浅水水库,还有广袤的沼泽地和纵横交错的河流 。其中,杨埕水库面积广阔,占地 2400 公顷,最大蓄水量达 3600 万立方米,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

海兴湿地更是鸟类的天堂。经专家调查考证,湿地共有鸟类 232 种,而且不断有新种类被发现,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有 7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27 种,省重点保护鸟类 15 种 。每年春季,美丽的海兴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会迎来万余只北迁候鸟,其中不乏东方白鹳、白枕鹤等珍稀物种 。东方白鹳体态优美,羽毛洁白,黑羽如墨,它们在这里或优雅地踱步觅食,或展翅翱翔于蓝天之上;被誉为 “鸟中大熊猫” 的白枕鹤,数量众多时可达 470 只,它们的到来,打破了此前观察记录中的鸟群数量 。

海兴湿地作为东亚 — 澳大利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以及鹭类、鸻鹬类、鸥类等水鸟的重要繁殖地,鹤类和雁鸭类的重要越冬栖息地,其生态保护意义不言而喻 。它不仅维持了生物多样性,为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生存保障,还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历史沿革

海兴县的历史源远流长,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片土地上便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生活的痕迹,成为海兴历史的开端 。

炎黄前期,海兴县属东夷蚩尤地,见证了远古时期部落的纷争与融合 。商代,这里归属于蒲姑国无棣邑,融入了当时的政治与文化体系 。西周时,海兴县境属齐国地,齐国的文化与风俗逐渐在这里生根发芽 。春秋战国时期,海兴处于齐、燕之间,地域归属在两国之间变动,也因此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秦代,海兴县先后属齐郡、济北郡的柳县(治:今黄骅羊二庄村),部分区域一说属厌次县(时治:今陵县神头镇),虽有待考证,但也为其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

汉代,海兴县的地域范围分属柳县(期间曾改置柳侯国)、高城县(盐山前身,治:今盐山古城赵村)、章武县(治:今黄骅故县村) 。不同郡县的治理,使得海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呈现出多元的特点 。

魏、晋、南北朝时期,海兴县分属章武县、高城县(治:今黄骅旧城村) 。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海兴县的文化传承并未中断,反而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吸收了新的元素,不断发展演变 。

隋、唐、五代时期,海兴县分属盐山县(治:今黄骅旧城村)、无棣县(治:庆云县于家店村)地 。这几个朝代的繁荣昌盛,为海兴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手工业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宋、金时期,海兴县为盐山县(治:今黄骅旧城村)、无棣县(治:今无棣城角村)地 。在这一时期,海兴县的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同时,商业也逐渐兴起,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

元代,海兴县属中书省河间路沧州盐山县(治:今黄骅旧城村),济南路棣州无棣县地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海兴县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吸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

明代,海兴县属京师河间府盐山县(治:东隅,即今盐山县城)、山东济南府海丰县(治:今无棣旧城区) 。明朝时期,海兴县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城镇和集市 。

清代,海兴县属直隶天津府盐山县、山东武定府海丰县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兴县的人口逐渐增加,土地开垦面积不断扩大,经济和文化也日益繁荣 。

1928 年后,海兴县分属河北省海津道盐山县和山东省武定道无棣县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海兴县也受到了影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

1943 年 8 月,为纪念 1939 年在盐山县第四区(即羊二庄区)许管管区大赵村(今黄骅市境内)牺牲的杨靖远县长,改盐山县为靖远县 。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对英雄的缅怀,也对海兴县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949 年,靖远县复称盐山县,海兴县辖地分属盐山县六区(高湾)、七区(赵毛陶),无棣县四、五区及黄骅县二、三区 。

1958 年 4 月,海兴县境属河北省天津专区盐山县和山东省淄博专区无棣县 。1961 年 6 月,恢复沧州地区 。1964 年 11 月,将山东省无棣县所属四女寺碱河(即漳卫新河)左岸的辛集、良户、山后、宋王、朱王、傅赵、杨埕 7 个社、51 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由盐山县暂时管辖 。1965 年 3 月 27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兴县,6 月 26 日海兴县在小山正式建立 。至此,海兴县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1993 年 6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沧州地区,海兴县归沧州市管辖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兴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海兴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西路梆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其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海兴一带后,与本地的哈哈腔、罗罗腔、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及地方民歌、鼓词等说唱艺术,兼容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西路梆子 。

西路梆子唱腔高亢、激昂、曲回跌宕,尤其擅长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直隶梆子过渡的特征 。在表演形式上,“唱、念、做、打” 等内容丰富,角色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尤以武生、武丑、刀马旦戏份最重 。其念白多用海兴一带方言土语,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主弦伴奏与当今河北梆子伴奏指法明显不同,唱词的语言结构比较灵活,句式不拘一格,口语化成分较重 。像著名武生张三创编的传统剧目《张三打拳》《张三跑马》等,广泛流传于河北、京津一带 。此外,《走矮人》《耍轴棍》《吊小辫》《抖帽翅》《仙人脱衣》等高难动作均始创于西路梆子,如今在各大剧种中仍然流行 。

海兴南锣同样独具魅力,它于 1946 年正式形成,其艺术特点融合了戏曲、舞蹈、杂技元素,带有浓厚的河北吹歌风味 。海兴南锣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明时期的《打枣干》,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打枣干》为基础的南锣秧歌戏 。到了清光绪三十年(1904),南锣秧歌戏开始独立演出,最终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 。其唱腔音乐源于《打枣干》中的曲牌,伴奏乐器涵盖了唢呐、龙头琴等多种乐器 。演员们使用的方言和特殊的发音技巧,也成为了该剧种的一大特色 。传统剧目如《顶砖》《颠鸾凤》等,丰富多彩,生动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

四、特色美食之旅

海兴县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记忆 。

鱼子鱼粉是海兴县的特色产业,更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美食 。其市场主要集中于辛集镇,这里拥有 5 个专业市场,总占地面积达 300 亩,摊位 1500 个,1400 余户营销户在此经营,从业人员多达 5600 人 。全镇有 38 家大型鱼粉加工厂和 5 家大型脱脂鱼粉厂,主要经营鱼子、鱼粉、鱼干、精炼鱼油及各种饲料 。这里的鱼子、鱼粉品种超过 20 种,其中 10 多个品种成为了拳头产品,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素有 “海兴鱼粉走天下” 的美誉 。

制作鱼粉时,首先要精心挑选新鲜的鱼类作为原料,像鲐鱼、鳕鱼、鲭鱼等都是常见之选 。接着对鱼进行清洗,仔细去除鱼身表面的杂质,随后去鳞、去腮、去内脏 。处理干净后,将鱼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以便后续加工 。脱水环节至关重要,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太阳晒法,让鱼块在阳光下自然风干;也能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借助脱水机的高速旋转和离心力,快速抽出水分 。脱水后的鱼块被放入破碎机中,经过高速旋转的刀片切碎,变成碎屑状 。最后通过蒸汽热风干燥或自然风干的方法,将鱼肉中的水分彻底蒸发,富含营养的鱼粉便制作完成 。这样制作出来的鱼粉,不仅保留了鱼类的鲜美与营养,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

海兴冬枣堪称果中珍品,被誉为 “冬枣之王” 。它个大皮薄,轻轻一咬,便能感受到那薄脆的果皮在齿间破裂;肉质鲜嫩多汁,入口即化,口感酥脆无比;色泽鲜艳,犹如一颗颗红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味道酸甜爽口,恰到好处的酸甜比例,让人回味无穷 。海兴冬枣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核黄素的含量颇为丰富,营养极为丰富,又被赞为 “活维生素丸” 。

在海兴县,4 万亩的冬枣种植面积蔚为壮观,其中已结果面积达 2 万亩,年总产量可达 50 万斤,为当地带来了 500 万元的冬枣收入 。这里还建有 2 个恒温库,能够贮藏 40 万斤冬枣,确保人们在不同时节都能品尝到这份美味 。此外,500 亩的冬枣苗木基地,年内可出圊 200 万株苗木,为冬枣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除了鲜食,海兴冬枣还能制成多种加工品,如醉枣、密枣、枣酒、枣茶等,每一种都独具风味,让人爱不释口 。

海兴羊汤同样深受大众喜爱 。这道汤味道鲜美,鲜香爽口,具有滋补温润的功效,是上等的特色小吃 。在秋冬季节,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羊汤汤白味鲜,香而不膻,水脂交融,既能暖身又能满足味蕾 。食客们还能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配,一般店里会提供孜然、自制辣椒面、味精、盐、韭菜花、芝麻酱等调料,让每个人都能喝到符合自己心意的羊汤 。

海兴虾酱也是当地家家必备的美食 。它以各种小鲜虾加盐发酵后,经磨细制成,呈黏稠状 。以前,海兴的渔民们每次出海捕获大量小虾米后,会将多余的虾米放入大缸中腌制 。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虾米逐渐变成美味的虾酱 。海兴虾酱在当地主要用作调味剂,为各种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河北沧州黄骅、海兴加工的虾酱质量较高,在沿海产小虾的地区均有生产 。

五、经济发展现状

(一)传统产业升级

海兴县的传统产业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体育器材产业作为海兴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2024 年,河北宏康体育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1001 款电动行走篮球架登上世界级篮球赛场,展现了海兴体育器材的高端品质与创新实力 。

为了推动体育器材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海兴县印发了《关于加快特色产业集群研发创新转型升级的暂行规定》,组建体育器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推动自动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不少企业研发出了具有智能功能的健身器材,如能语音播报运动时长和热量消耗的器材,还能将运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手机充电,这些创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海兴县还积极开展政策辅导,确保企业享受税费红利,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

渔网加工产业同样在转型升级中稳步前行。海兴县的渔网加工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历经从手工到机械、机械设备从小到大的发展变革 。如今,已发展成以张会亭、辛集、香坊、高湾 4 个乡镇为中心,产业涉及 58 个村庄的产业基地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当地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从传统的单一渔网生产,向多元化的渔具产品拓展,如生产各种规格的渔网、渔线、鱼钩、鱼漂等,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海兴县还积极探索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龙头企业 + 农户” 等产业发展模式,将渔网产业从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向市场规模化经营转型,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

(二)新兴产业崛起

盐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海兴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在盐化工领域,海兴县依托丰富的原盐资源,积极发展盐化工、精细化工产业 。以总投资 43 亿元的冀衡集团系列化工项目为代表的盐化工项目集群正在形成,辐射效应初显 。这些项目涵盖了氯碱、纯碱、硫酸等多个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 。通过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海兴的盐化工产业逐渐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

装备制造业也成为海兴工业经济的新亮点 。奥诺斯特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运营,带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河北五鑫海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板簧的生产,其产品质量可靠,畅销国内外市场 。海兴县还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新能源领域,海兴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华能 50 兆瓦风力发电项目、海兴县江山新能源有限公司 100 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相继建成投产,为当地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海兴县还全力支持服务总投资 1200 亿元的海兴核电项目,目前,该项目的公共宣传群众满意率、村民同意征用土地签字率均达到 100%,项目征地、厂区围墙、道路硬化等前期工程已全面完工 。围绕核电相关产业,海兴县积极谋划建设核电装备产业园,加强与 1736 家配套企业的对接,通过主动邀请、上门拜访等形式进行联系招商,引进关联项目,在开发区开辟专门区域承接相关产业,出台专门政策扶持,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 。

六、海兴旅游攻略

(一)热门景点推荐

海兴湿地是不可错过的生态胜地。这里是东亚 — 澳大利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 ,每年春季,万余只北迁候鸟在此停留,东方白鹳、白枕鹤等珍稀鸟类翩跹而至 。你可以沿着湿地的观鸟栈道漫步,近距离观赏这些灵动的生灵 。在观鸟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惊扰到鸟儿,可携带望远镜,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它们的姿态 。杨埕水库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域辽阔,周边景色壮美 。若是时间充裕,不妨在水库边露营,伴着轻柔的风声和水波声入眠,清晨醒来,还能欣赏到绝美的日出 。

马骝山火山地质公园则充满了神秘色彩 。公园入口的 “汉阕门” 极具汉代建筑特色,庄重而古朴,是拍照打卡的绝佳点位 。登上马骝山,能看到保存完好的火山遗迹,火山碎屑组成的山体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期的壮丽喷发 。沿着木质栈道前行,脚下是历经万年的地质奇观,途中的古隧道犹如迷宫,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山上的古井也不容小觑,它们开凿年代久远,独特的造型令人称奇 。游览时,要遵循公园的指示牌,不要离开指定区域,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地质遗迹 。

(二)最佳旅行时间

海兴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 。最佳旅行时间为春秋两季 。春季(3-5 月)万物复苏,海兴湿地迎来众多候鸟,是观鸟的黄金时期 。此时气温逐渐回暖,平均气温在 10℃-20℃之间,适合外出游玩,但需注意防风,携带轻便的外套 。秋季(9-11 月)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平均气温在 15℃-25℃之间 。此时海兴冬枣成熟,你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尝到甘甜多汁的冬枣 。

如果选择夏季(6-8 月)前往,需做好防晒和防雨措施 。夏季气温较高,最高可达 35℃以上,且降水集中,常有暴雨 。不过,若是想体验海滨风情,这个季节可以前往海兴的海滩,享受阳光沙滩 。冬季(12 月 - 次年 2 月)较为寒冷,平均气温在 0℃以下,不太适合户外活动,但若是对雪景情有独钟,此时的海兴也别有一番韵味,银装素裹的大地宛如一幅宁静的水墨画 。

七、总结与展望

海兴县,这片充满魅力与潜力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诱人的美食风味和蓬勃发展的经济,展现出别样的风采。马骝山的火山遗迹诉说着远古的故事,海兴湿地的万鸟齐飞描绘着生态的和谐,西路梆子的激昂唱腔传唱着历史的记忆,鱼子鱼粉、冬枣等美食满足着人们的味蕾 。

如今,海兴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兴有望进一步挖掘自身优势,加强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沿海强县 。

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海兴,亲身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品尝特色美食、了解悠久历史,相信海兴一定会给你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