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3 15:41
男子赴宴遇奇事,灶灰一撒化险情
在清朝末年,天下纷扰,世事无常。
在那江南水乡的一隅,有个名叫柳镇的地方,镇上住着一个名叫李三的青年。
李三为人忠厚,是个远近闻名的木匠,手艺高超,心地善良。
这日,他接到邻村赵员外家的请柬,邀他前去赴宴,说是家中老母八十大寿,要热闹一番。
李三换了身干净衣裳,揣上几个铜板,便踏上了赴宴的路。
这江南的路,曲曲折折,小桥流水,别有一番风味。
李三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不觉间已到了赵员外家的府邸前。
赵员外家果然气派,大门敞开,宾客络绎不绝。
李三被引到宴席上,只见桌上摆满了佳肴,香气扑鼻。
他刚要入座,却见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从旁走过,那女子身姿曼妙,容颜娇美,一双白皙如玉的手更是引人注目。
李三心中不禁暗暗称奇,这江南水乡的女子,果然温婉如玉,秀色可餐。
可就在他目光触及那女子双手之时,却突然心生疑虑。
他记得师傅曾跟他说过,世间万物,皆有端倪,若见异常,必有古怪。
这女子的双手,白得异常,仿佛没有一丝血色,且隐隐透出一股寒气,让人心生寒意。
李三心中疑惑,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暗暗留意着那女子。
宴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一片热闹景象。
可李三的心思,却始终在那女子身上。
他借故离席,悄悄跟在女子身后,想要一探究竟。
那女子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偏僻的院落。
李三悄悄跟进去,只见院落中央有一座小楼,楼上灯火通明。
他悄悄靠近,只听楼内传来阵阵低语,那声音阴森诡异,让人毛骨悚然。
李三心中一惊,正欲转身离开,却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子,发出“啪嗒”一声响。
楼内的人立刻警觉起来,那女子更是如鬼魅般出现在他面前,一双白皙的手伸出,直取他的咽喉。
李三吓得魂飞魄散,本能地往后一闪,躲过一劫。
他转身欲逃,却被那女子紧紧缠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忽然想起师傅曾教过他的一个土法子,说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可以撒灶灰驱邪。
李三心中一横,猛地从怀里掏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灶灰,朝着那女子撒去。
那女子一见灶灰,立刻发出凄厉的尖叫,身形变得扭曲起来,仿佛被烈火灼烧一般。
李三趁机挣脱束缚,撒腿就跑。
他一口气跑出赵员外家,直到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才敢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赵员外家方向,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李三心中暗自庆幸,多亏自己留了个心眼,否则今日必遭不测。
李三回到家中,一夜未眠,心中始终想着那红衣女子和诡异的赵员外家。
次日清晨,他便决定再去赵员外家探个究竟。
他换上粗布衣裳,扮作一个卖柴的樵夫,悄悄来到赵员外家门口。
只见赵员外家门口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仿佛昨晚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李三心中疑惑,悄悄混了进去。
他来到昨晚那处偏僻的院落,只见那小楼依旧灯火通明,但楼内却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李三心中暗自戒备,悄悄靠近小楼,只听楼内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那小子可曾回来?”
另一个声音答道:“未曾,想来是被吓跑了。”
李三心中一惊,听这声音,竟是赵员外和昨晚那红衣女子。
他心中好奇,正要再听,却听楼内传来“咚咚”的脚步声,似乎有人正朝这边走来。
李三吓得连忙躲进一旁的草丛中,只见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从楼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只篮子,篮子里装着几只血淋淋的鸡。
那男子面色阴沉,眼神凶狠,一看就不是善茬。
李三心中暗自琢磨,这赵员外家,看来真是藏污纳垢之地。
他悄悄跟在男子身后,只见男子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将篮子放在地上,开始念念有词。
李三心中好奇,悄悄靠近,只听那男子说道:“红衣鬼母,速速现身,享用祭品。”
话音刚落,只见一阵阴风吹过,那红衣女子竟从黑暗中缓缓走出,一身红衣如同血染,面容扭曲,双眼赤红,仿佛从地狱中走出的厉鬼一般。
李三心中惊骇,正欲转身逃跑,却听那红衣女子说道:“桀桀,你终于来了,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三吓得魂飞魄散,正欲挣扎,却发现自己已被那红衣女子紧紧缠住,动弹不得。
他心中绝望,正以为自己今日必死无疑,却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锣声。
那红衣女子一听锣声,脸色大变,身形也变得扭曲起来。
李三趁机挣脱束缚,撒腿就跑。
他一路狂奔,直到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才敢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赵员外家门口,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那红衣女子和黑衣男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李三心中暗自庆幸,多亏那锣声救了自己一命。
原来,这赵员外家,竟是一个邪教组织。
他们信奉红衣鬼母,以活人祭品来换取长生不老之术。
昨晚那红衣女子,便是红衣鬼母的化身,而那黑衣男子,则是赵员外家的管家,负责为红衣鬼母寻找祭品。
而那锣声,则是村里的一位老道士敲响的。
老道士名叫清风,是这一带有名的道士,擅长驱邪捉鬼。
他昨晚便察觉到赵员外家中有异,便悄悄前来查看。
没想到,竟遇到了李三被红衣女子纠缠的一幕。
清风道士见李三有难,便敲响铜锣,用正气压制住了红衣鬼母的邪气。
而那红衣鬼母和黑衣男子,见正气凛然,不敢恋战,便趁机逃走了。
李三得知真相后,心中感激不已。
他决定找到清风道士,向他当面致谢。
他来到村口的老道观前,只见清风道士正闭目养神,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李三上前跪拜,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清风道士微微一笑,道:“无妨,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但吉人自有天相,你终能逢凶化吉。”
李三心中敬佩不已,道:“道长真是神通广大,不知可否收我为徒,教我一些驱邪捉鬼之术?”
清风道士摇了摇头,道:“你命中注定与道无缘,但心地善良,日后必有大福报。
你只需记住,世间万物,皆有端倪,若见异常,必有古怪。
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保持冷静,用正气压制,便可化险为夷。”
李三心中谨记,拜别清风道士,回到家中。
从此之后,他更加谨慎小心,遇到异常之事,总能保持冷静,用智慧化解危机。
而赵员外家的事情,也渐渐传遍了整个江南水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那红衣鬼母和黑衣男子,他们虽然逃走了,但清风道士却并未放过他们。
他暗中追踪,终于在一处荒废的古庙中找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
一番激战之后,红衣鬼母和黑衣男子终于被清风道士降服,江南水乡也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而李三,也因为这次经历,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大木匠。
他用自己的手艺和善良,为乡亲们打造了许多精美的家具和房屋,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而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可清风道士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了踪影。
有人说他云游四海去了,有人说他被天上的神仙接走了,总之,就是没人再见过他。
但李三不信这些,他觉得清风道士肯定还在某个角落,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三的手艺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大。
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打造家具、修建房屋。
李三呢,也不含糊,每次干活都尽心尽力,生怕辜负了人家。
他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可这天,李三却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活儿。
说是奇怪,其实也不尽然,只是这活儿来的地方,有些让人心里发憷。
原来,是镇西头那座荒废多年的老宅子,突然来了位新主人,要李三去修缮一番。
这老宅子,可是有名的凶宅。
据说几十年前,这里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一夜之间,全家人都死了,死得不明不白。
从此之后,这宅子就荒废了下来,没人敢靠近。
李三心里也犯嘀咕,可一来是生意,二来他也想瞧瞧这宅子到底有啥古怪,便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到了宅子一看,李三心里“咯噔”一下。
这宅子,果然透着股邪气。
门上的铜环,已经锈得不成样子,轻轻一碰,就“哐当”一声掉了下来。
院子里杂草丛生,枯枝败叶满地都是,一阵风吹过,仿佛有无数双鬼手在黑暗中伸出来,想要抓住他一般。
李三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走了进去。
他一边干活,一边留意着四周,生怕有啥不干净的东西冒出来。
可奇怪的是,一直忙到天黑,也没见到啥异常。
李三心里暗自琢磨,难道这宅子,真的只是荒废久了,没啥古怪?
可就在他准备收工回家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音。
那声音,像是女人的哭声,又像是孩子的笑声,凄凄厉厉,听得人心里直发毛。
李三心里一紧,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顺着声音找了过去。
声音是从后院传来的。
李三来到后院,只见一座破败的小楼,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他悄悄靠近,只听楼上传来一阵低语,那声音,正是他之前听到的哭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
李三心里害怕,但又好奇,便悄悄爬上楼梯,来到二楼。
只见一间昏暗的屋子里,点着一盏油灯,灯下坐着一个红衣女子,正对着镜子梳妆。
那女子,正是几年前赵员外家宴会上遇到的红衣鬼母!
李三吓得差点叫出声来,他连忙捂住嘴巴,悄悄往后退。
可那红衣女子,却像是看到了他一般,突然转过头来,露出一个阴森的笑容。
“你终于来了。”红衣女子说道,声音如同寒冰刺骨。
李三心里一沉,知道今天是逃不掉了。
他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说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要纠缠我?”
红衣女子站起身来,缓缓走到李三面前,说道:“我是这宅子的主人,王家的女儿。
当年,我们全家被奸人所害,死后灵魂不得安息,一直在这宅子里徘徊。
我等你来,就是为了报仇。”
李三一听,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原来,这宅子里的邪气,就是王家女儿冤魂不散所致。
他想起了清风道士的话,便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还是放下仇恨,早日超生吧。”
红衣女子一听,怒道:“你说得轻巧,我们全家死得那么惨,你让我怎么放下仇恨?”
李三无奈,只好说道:“那你说说,是谁害了你们?
我帮你报仇。”
红衣女子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当年,是镇上的赵员外,他为了得到我家的财产,勾结官府,将我们全家害死。
你若能帮我杀了他,我便放下仇恨,离开这宅子。”
李三一听,心里犯了难。
赵员外可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杀了他,自己也得搭进去。
可若不答应,这红衣女子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他想来想去,只好说道:“你先放我离开,我去想想办法。”
红衣女子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后,你若不来,我便要了你的命。”
李三连忙点头,转身逃出了宅子。
他一路狂奔,直到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才敢停下脚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回到家中,李三一夜未眠。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儿不能蛮干,得找个法子。
第二天一早,他便来到了清风道士曾经住过的老道观前,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些线索。
可老道观已经荒废了许久,里面杂草丛生,蛛网密布。
李三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啥有用的东西。
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清风道士的名字和一段寄语。
李三仔细一读,只见上面写着:“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遇恶莫怕,心存善念。
恶鬼虽凶,终惧正气。”
李三心里一亮,觉得清风道士这是在提醒自己,要用正气去面对邪恶。
他想了想,决定去找赵员外,当面质问他当年是否害了王家。
赵员外一听李三的话,脸色大变,连忙矢口否认。
可李三哪里肯信,他死死地盯着赵员外的眼睛,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一般。
赵员外被李三看得心里发毛,只好说道:“你……你别血口喷人!
我当年可没害王家!”
李三一听,冷笑道:“那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去王家老宅,当面对质?”
赵员外一听,吓得差点尿裤子,连声说道:“不……不敢去!”
李三心里有了数,知道赵员外这是心虚了。
他也不想再跟赵员外废话,转身离开了赵家。
第三天,李三带着一把香烛和纸钱,来到了王家老宅。
他点上香烛,对着宅子拜了拜,说道:“王家姐姐,我已经知道了真相,赵员外就是当年害你全家的凶手。
但杀人偿命,这事儿得由官府来办。
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讨回公道。”
说完,李三转身离开,直奔镇上的衙门而去。
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衙门里的捕头。
捕头一听,觉得这事儿非同小可,连忙带着一帮人,跟着李三来到了王家老宅。
他们刚一进宅子,就听到了那阵奇怪的哭声和笑声。
捕头一挥手,众人便冲进了后院,将那座小楼团团围住。
李三站在楼下,大声喊道:“王家姐姐,捕头来了,你可以出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阵阴风吹过,那红衣女子的身影,竟真的从楼上飘了下来,落在了李三面前。
捕头一看,吓得连连后退,手中的刀都差点掉在地上。
李三却毫不畏惧,他走上前去,对着红衣女子说道:“你放心,官府会为你做主,赵员外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红衣女子看了看李三,又看了看捕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光芒。
她点了点头,说道:“多谢你,李三。
我终于可以安息了。”
说完,红衣女子的身影,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了空气中。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回过神来。
捕头连忙带着人,去捉拿赵员外。
经过一番审讯,赵员外终于承认了自己当年害王家满门的罪行。
最终,赵员外被判了秋后问斩,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李三呢,也因为这次英勇的行为,被镇上的百姓们称赞为英雄。
他的故事,也再次在柳镇传为佳话。
至于那座王家老宅,也在李三的帮助下,得到了修缮,成为了一个供人凭吊的地方。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三总会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还有那位红衣女子的身影。
他总会默默地告诉自己,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只要心存善念,勇敢面对,就没有啥可怕的。
而每当这个时候,他也会想起清风道士的话,觉得那不仅仅是一段寄语,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
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美好,去帮助更多的人。
故事讲到这里,也就算真正结束了。
各位看官,您觉得李三的经历,是不是既惊险又感人呢?
这世间万物,是不是真的有因果报应呢?
咱们不妨都心存善念,勇敢面对,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吧!
李三在柳镇出名了,这可不单是因为他手艺好,还因为他胆儿肥,敢去碰那些邪门歪道的事儿。
这不,刚解决完王家老宅的案子,他又接到了一个棘手的活儿——修缮镇东头那座破庙。
这庙啊,说起来也有些年头了,以前香火还挺旺,后来不知咋的,就渐渐荒废了。
镇上的老人们都说,这庙里住着个老神仙,因为不满镇上的人心越来越贪,就离开了,留下这座破庙,风吹雨淋的,成了个没人管的地方。
李三可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他觉得这庙既然破了,那就得修。
于是,他带上家伙什儿,就去了破庙。
到了地方一看,这庙还真破得可以,房顶漏风,墙皮掉渣,连门口的石狮子都少了一个。
李三也没含糊,挽起袖子就开干。
他一边修庙,一边琢磨,这庙里要是真有老神仙,那自己这一番辛苦,说不定还能得点啥好处呢。
想到这里,他嘿嘿一笑,干得更起劲儿了。
可就在他修到一半的时候,却突然遇到了怪事。
那天傍晚,他正准备收工回家,却听到庙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那声音,像是风声,又像是有人在低语,听得他心里直发毛。
李三心里害怕,但又好奇,便悄悄走进庙里,想看个究竟。
他顺着声音找去,只见庙里的大殿里,竟然亮着一盏灯。
那灯,不是普通的油灯,而是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材料制成的,散发着淡淡的蓝光,把大殿照得朦朦胧胧的。
李三壮着胆子走进大殿,只见灯下坐着一个老头儿,正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那老头儿,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头发花白,胡子拉碴,看起来就像个乞丐一样。
李三心里一愣,心想这老头儿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正要开口问话,却见那老头儿突然睁开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
“你是谁?”老头儿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听得李三心里直突突。
“我……我是李三,来修庙的。”李三结结巴巴地回答。
老头儿一听,嘿嘿一笑,说道:“修庙?
好啊,修庙好啊。
这庙啊,早就该修了。”
李三一听,心里松了口气,心想这老头儿看起来也不像啥坏人,自己也不用太害怕了。
于是,他便和老头儿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他发现这老头儿还真有点本事,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李三心里好奇,便问道:“老神仙,您在这儿住了多久了?”
老头儿一听,哈哈一笑,说道:“啥老神仙不老神仙的,我就是个无家可归的老头儿。
这庙啊,也是我好几年前偶然发现的。
我看这地方挺清净,就在这儿住下了。”
李三一听,心里暗想,这老头儿还挺会装神弄鬼的。
不过,他也没拆穿,而是继续和老头儿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天色就晚了,李三便准备回家。
老头儿却叫住了他,说道:“李三啊,你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儿。
这镇上啊,可不太平。”
李三一听,心里一愣,心想这老头儿咋知道自己要回去?
不过,他也没多想,便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老神仙。
您也早点休息吧。”
说完,李三便离开了破庙,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他心里都在琢磨老头儿的话,觉得这镇上,还真有点邪门。
不过,他也没太当回事儿,毕竟自己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
可就在他走到镇口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一阵喧闹声。
他连忙加快脚步,只见一群人正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李三挤进去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一个人,浑身是血,已经没了气息。
他仔细一瞧,这不是镇上的赵屠户吗?
这赵屠户平时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李三对他也没啥好感。
可如今看到他惨死在这里,心里还是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
他正想转身离开,却见人群中走出一个汉子,指着李三说道:“就是他!
我亲眼看到他杀了赵屠户!”
李三一听,心里一愣,心想这汉子是咋回事?
自己啥时候杀赵屠户了?
他正要开口辩解,却见那汉子已经扑了上来,一把抓住了他的衣领。
“你跑不了!
跟我去见官!”汉子恶狠狠地说道。
李三心里一急,连忙挣扎道:“你瞎说啥呢?
我啥时候杀人了?”
可那汉子却不听他的辩解,硬是将他拽到了衙门。
到了衙门,他被一顿好打,打得皮开肉绽,可就是不承认杀了人。
就在这时,破庙里的老头儿却突然出现了。
他走到大堂上,对着县太爷说道:“大人啊,这李三没杀人,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县太爷一听,连忙问道:“哦?
你是谁?
你咋知道他没杀人?”
老头儿嘿嘿一笑,说道:“我就是这破庙里的老神仙啊。
我亲眼看到,那赵屠户是被一个黑衣人杀死的,跟李三可没关系。”
县太爷一听,半信半疑,但看到老头儿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决定再查一查。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果然找到了那个黑衣人,原来是个江洋大盗,因为和赵屠户有仇,便将他杀死了。
真相大白后,李三被无罪释放。
他感激地看向老头儿,只见老头儿正对着他微笑。
他这才明白,原来这老头儿,真的是个老神仙!
从那以后,李三对老头儿更加敬佩了。
他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去破庙里找老头儿聊天。
而老头儿呢,也时常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受益匪浅。
日子一天天过去,破庙在李三的修缮下,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而老头儿呢,也依旧住在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李三总会站在破庙前,看着那座灯火通明的大殿。
他心里明白,这庙里住着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头儿,更是一个守护这片土地的守护神。
而每当这个时候,他也会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些经历。
他觉得,人生就像一场修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勇敢面对,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
故事的结尾,就定格在了这个温馨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上。
李三和老头儿,还有那座破庙,都成了柳镇上的一道风景。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善良、勇敢和信仰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