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全网

从小白到大师:一文通览绿茶、红茶和白茶的精确冲泡法

发表时间: 2024-04-09 09:34

从小白到大师:一文通览绿茶、红茶和白茶的精确冲泡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杭州,总能发现很多适合约朋友喝茶的好去处。

悠悠河畔,小巷深处。

或者在茶村里,找一家有院落的地方,坐在树下的藤桌藤椅泡茶。

置身其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江南优雅。

读过一篇散文,称杭州只要有水之处,就存在能喝茶的地方。

此话,深以为然。

西湖边上,装修雅致的茶楼,点上几碟茶点,再让店家上两杯龙井新茶,能坐下来悠闲打发小半天的时光。

那些沿着湖水,就地支起来的茶摊上,当行人走走逛逛一番后,停下来稍做歇息,也很怡情。

目光看向前方,湖面被风吹起阵阵涟漪。

捧起杯中的新茶,袅袅茶香顺着热气散热,不断上扬。

雾气朦胧中,远山如黛,好似一幅天然水墨画。

置身山水间,本就心旷神怡。؜

再一口热茶下去,能静静坐上小半天,心平气和,分外释然。

清明已过,明前狮峰龙井新茶,正在陆续上新。

眼下,正好适合尝鲜。

苏东坡写,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暮春,是新茶尝鲜季。

绿茶已不必多说,早有不少茶客喝到2024春天的第一口鲜。

今年的桐木高山金骏眉,这两、三天正在采摘中,新茶已采,可以数着日子慢慢等上市。

至于白茶,前段萎凋结束的白毫银针,近期正在拣剔中。

不出意外,等到五一之后,新茶便可下山。

盼着、望着、等着,喝新茶尝鲜的日子,近在眼前。

为了品出当季春茶的极致风味,这篇专门推出一篇冲泡指南。

不管绿茶、白茶、红茶,都能一站式搞定。

《2》

一、泡绿茶。

选器搭配上,冲泡绿茶建议选白瓷盖碗、玻璃杯,别滥用紫砂壶和保温杯。

紫砂壶的吸香,以及保温杯的极端高温闷泡,都会毁了绿茶的清新鲜爽。

泡绿茶,常见工؜具是玻璃杯。

最基础简单的透明直筒杯,洗干净后,加上少量热水温杯。

接着,往里投入一小撮干茶。

大约300毫升的水,配2克干茶。

投茶后,加入沸水,静待数分钟。

以龙井冲泡为例,不需纠结中投法、上投法。

先投茶,后注水,一步到位。

往下注水时,可以放心使用沸水。

沸水泡绿茶,好处有很多,能激发茶香,能浸出丰沛茶味,能让泡出来的茶汤更鲜香适口。

冲泡原料细嫩的明前
绿茶时,不必听信谣传,担心绿茶会被沸水烫坏。

要知道,绿茶在高温杀青过程中,连炒锅热源正中心的温度就不止100℃,何谈会被沸水烫伤。

杯泡绿茶,泡茶过程拆解起来就两步:投茶+注水。

等干茶慢慢舒展,茶味逐渐浸出,滚烫热茶晾至适口温度,便可举杯小口饮入。

切记,泡开的绿茶要及时趁热喝。

不然,等到热茶凉透,茶香大量飘散,风味会大打折扣。

当然,适用绿茶冲泡的法子,不止一种。

之前有茶友好奇,泡绿茶,能不能用盖碗?

毋庸置疑,可以用,盖碗是百搭茶器。

盖碗泡绿茶,茶水比例适用1:20。

冲
泡流程,大致如下。

提前称重备茶、清水洁器、热水温杯、投入干茶、注入沸水、合盖出汤……

前5冲、6冲,千万别闷泡,也别耽误出汤时间,快速分离茶水,才能避免茶味泡浓,影响绿茶的清鲜本色。

等到后几冲,酌情根据上一道茶汤滋味表现,适当调整泡茶时间。

《3》

二、泡红茶。

适用盖碗泡、瓷壶泡。

按个人的泡茶习惯,盖碗泡红茶,冲泡效果更利索。

盖碗的合盖开口能自由灵活调整,倒出茶汤时,能迅速倾倒。

哪怕一道茶出汤到最后,盖碗内仅剩少量5%-10%的茶水,仅需手⁦腕稍微用点力气,将盖碗的碗底朝天,就能⁡彻底沥干。

反观茶壶泡茶​,在出汤速度与沥干程度上,不能与盖碗媲美。

据多年经验总结,盖碗泡红茶,基础操作并不难。

为了完美呈现高山红茶的清甜、鲜醇、柔润风味,要点如下:

泡茶用水,别凑合。

自来水与过滤水,不推荐用。

选纯净水、山泉水、低矿化度的自来水泡红茶,效果更好。

原理上,水质清冽,水质软一点的泡茶用水,更能凸显红茶的清甜柔美。

一旦水质偏硬,水体内含有钙镁离子较多,会造成泡出来的茶味发涩,影响口感。

泡茶水温,坚持沸水。

沸水能激发高沸点芳香物质,让泡出来的红茶,茶香层次更馥郁丰富。

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呈现红茶的“醇厚”。

换成7、8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水温不足,茶味难以激发,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温吞,喝起来味寡,缺乏韵味。

浸泡时间上,别盲目闷泡。

内质丰富的高山红茶,不适合闷,往往是“一闷毁所有”。

虽然好茶被闷浓后,茶味不至于煞口刺激,但汤中的浓苦滋味会掩盖好茶的清甜,如明珠蒙尘,实在可惜。

为了合理利用每一分茶汤滋味,使用盖碗泡红茶,逐次冲泡间,牢记“先快后慢”原则。

前期,尽快出汤。

后期,当你发现茶味变淡后,适当延迟时间。

避免一开场就将全部茶味消耗殆尽,才是科学泡茶做法。

《4》

三、泡白茶。

白茶的冲泡,相对省心。

它的可选方向比较多。可杯泡、可煮茶、可冲泡。

等到五月后,当年春白茶陆续上市。

正当初夏风情摇曳时,在工作日午后,适合泡杯茶放松。

此时,对上班族而言,最适配的泡茶方式是“玻璃杯快手泡”。

用玻璃杯泡白茶新茶,建议选白牡丹、春寿眉的散茶。

与玻璃杯泡龙井的方式,大致相通。

温杯后,往里投入适量干茶,再加入八分满沸水。

接着,将这杯茶摆在桌前,静静欣赏杯中的干茶浮沉。

大约10-13分钟左右,茶汤晾至适口温度,便及时喝下,尽情感受高山春茶的鲜爽、淳和、柔沁、清冽风味。

将白茶煮着喝,要考虑前提。

通常,煮茶这种做法,适合选在大冷天。

或是深秋,或是寒冬,当窗外寒风呼呼时,宅在室内用电炉子煮上一壶茶暖身。

煮白茶时,要选有年份的茶。

当年应季新茶,由于陈化时间较短,不满一周年,贸然持续高温煮开,茶味容易发苦不好喝。

最后,再来经典百搭的盖碗冲泡法。

盖碗于白茶而言,是良配。

不论新茶老茶、散茶饼茶、春茶秋茶,一概都推荐放进盖碗泡。

茶水比例推荐1:20。标准容量110毫升白瓷盖碗,泡白茶时,仅需投茶5克。

冲泡时,依旧是沸水泡、快速出汤,避免盲目闷泡。

值得注意的是,高山白茶的头道茶,滋味较为清鲜,不建议随便以洗茶的名义,白白倒掉不喝。

每一冲泡茶时,也不推荐在公道杯上方加上茶滤过滤。

因为,网眼细密的茶滤会过滤掉大量茶毫,而茶毫是毫香的承载者,同时,还含有不少游离状茶氨酸。

滤掉茶毫后,最终泡出来‮的白茶汤水,毫香减弱,鲜爽感下降,反而喝不到最佳原味。

《5》

泡好茶,拥有共同性。

万变不离其宗,选好水+用好器+合理调整茶水比例+别长时间闷……

尤其是喝春茶,以上要点更是不能忽视。

为了更好呈现春茶的“鲜”,冲泡细节上,一点不容马虎。

茶器方面,千万别滥用紫砂壶。

说句实在话,哪怕手边没有盖碗,选玻璃杯泡都比随便用紫砂壶来得好。

紫砂壶用来泡后发酵的黑茶、熟茶等,无可厚非。

但运用到以清爽清鲜突出的茶类身上,就是大写的不合适。

尤其当这把壶,之前还泡过其它茶。

比如之前一直用来泡熟普,突然间改头换面,跨赛道用来泡白茶与绿茶。

试着想一下,当你从绿茶新茶的茶汤内,喝出浓浓的熟茶渥堆味。

这等场景,对喝茶人而言无疑是噩梦。

白白毁了好茶,实在太可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