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4 14:49
最近收到粉丝问有没有体重表,我顺便去网上搜了一下,原来已经出现不少2024年的体重对照表了。
同时也发现很多人仅仅把「体重」作为自己是否肥胖的标准,“好女不过百”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
今天想跟大家说说,不能只通过体重来判断是胖或瘦。那应该怎么判断?
今天介绍 3 个方法,可以来对照一下!
一、BMI判断法
BMI也就是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判断个人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的测量方法。
BMI=体重(kg)÷身高∧2(m)
▲来源于瘦吧减脂APP
在这里,分享一张针对不同身高范围(从150cm到175cm)女性的体重和BMI参考表,可以帮你初步了解自己的BMI以及体重情况。
体重过轻:BMI<18.5
BMI<18.5,这部分人普遍偏瘦,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对于这类朋友,我们就不要再去减肥了,应该更多关注饮食上是否营养均衡,增加肌肉量。
体重正常:18.5≤BMI<23.9
这个范围内,身体状态相对健康,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如果你期望身材更好,可以调整一下体重,保持BMI在20以内更为适宜,这样看起来会更苗条。
体重超重:24≤BMI≤27.9
如果你的BMI在这个范围,那你的体重超出了正常范围,身形略显丰满,健康风险较高,需尽快控制体重回归到正常范围。为了健康和美丽,一定要控制体重。
体重肥胖:BMI≥28
健康风险极高,尤其需关注减少内脏脂肪问题。如果腰腹部脂肪堆积较多,要尽快减重。
很多人会说,我是个健康的胖子。但是,健康的胖子是不存在的!因为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病,而且是万病之源。
但是也有人表示,“我体重标准,为什么却很显胖?”这就关乎于体脂率的问题。
二、体脂率
相同重量的脂肪和肌肉,脂肪的体积远远大于肌肉。
所以导致有些人明明只有90斤的体重,看起来却像110斤,这种情况下需要着重降低体脂率。
《中国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中明确表示,肥胖的诊断标准除了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外,体脂率也是肥胖的诊断标准。
一般来说,男性体脂率≥26%,女性≥30%,可考虑为肥胖症。
上瘦吧减脂APP连接体脂秤,即可获取包括体脂率、BMI等多项身体数据。
▲来源于瘦吧减脂APP
三、腰围判断法
除了BMI、体脂率,你还需要关注腰围。
一般来说,男性的腰围应该小于 90cm,女性的腰围应该小于 85cm。
如果超过这个数值,就是存在向心性肥胖,或者称为中心性肥胖。
这种类型的人,脂肪会过多的堆积在腹部,常形成“苹果型”身材。患慢性病,比如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的风险也会比一般人高。
而且这些人有时由于体重并不高,容易忽略腰围的异常,因此更应该引起注意。
当女性的腰围超过 80cm、男性超过 85cm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健康减肥要“稳中求降”
肥胖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任何时候开始减肥都不晚。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就有助于体重管理。
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平均每周减重不超过0.5~1千克。
从长远来看,减肥最稳妥的方式是在平衡饮食基础上适当减少热量摄入,做到吃动平衡,保证营养全面。
吃:R3控糖计划
除了清淡饮食,少吃高脂食物,还要控制好食物摄入总量,保持膳食均衡、丰富多样。
1、风靡全球的R3计划到底是什么?
2、R3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减重、减脂?不用挨饿节食、不用计算卡路里、也不强制高强度的运动!
3、R3到底是如何帮助我们重新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让您享受您所喜欢的美食?
4、我们又该如何开始并实践R3计划呢?
动:越简单越容易养成习惯
研究表明,慢跑、爬山、散步、快走、跳舞和瑜伽等活动,均能显著帮助易胖体质的人群降低体重指数(BMI)。为此,建议每天至少投入30分钟,进行适中的强度锻炼。
除了注意培养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中也要让自己动起来。
边走边聊
下班途中或晚餐过后,不妨与亲朋好友同行聊天,轻松愉快间便能不知不觉地增加步行量。
至于那些居住或工作在电梯房的朋友们,可以尝试逐步用爬楼梯来代替电梯,记得要适度渐进哦。
坐站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妨起身活动一下。
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中,可以尝试一种简单的坐站锻炼法:从椅子上站起来,向前步行2至3米,然后转身返回并坐下,这样的动作循环持续一分钟。每完成一组后,休息30秒,接着重复,总共进行5到6组。
建议每天或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这样的练习。
多做腹式呼吸
在呼吸过程中,当我们吸气时,腹部应膨胀;而呼气时,腹部则应内收。这样的腹式呼吸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帮助消耗更多的热量。
此外,在锻炼时采用腹式呼吸,不仅能增强运动表现,还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让运动变得更加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