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太湖之畔,风景如画

发表时间: 2020-06-22 14:04

梦忆湖州旧,楼台画不如——南浔古镇 (IC Photo/图)

意外的是,后来,毕生热爱江河的隐者,竟然溺亡水上。

猝不及防的飘然离去,令朋友们悲痛万分。年迈的颜真卿为他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墓志铭。几年后,他生前创作的词作流传到日本,嵯峨天皇击节赞赏,并与大臣们竞相仿写。其中一首,我们早就烂熟于胸: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是的,如你所知,隐者名叫张志和。他热爱并歌唱的那片烟水迷茫的诗意大地,乃浙江湖州。而大书法家颜真卿,其时,身任湖州刺史。

一半是山地,一半是平原

从高空俯瞰,水面达2300多平方公里的太湖如同一只巨型水母,漂浮在青翠的江南。作为江浙两省界湖,苏州、无锡、常州分据湖东、湖北、湖西北,而湖州这座惟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则拥有湖西南和湖南。

依傍着太湖的湖州 (视觉中国/图)

几年前,我沿着太湖畔的湖滨公路,自常州向南而行。车过宜兴,广袤的平原尽头,青山隐隐,绿水迢迢。一个多小时后,我便置身于群峰耸峙的深山中了。

这山,便是戴表元曾经的迷醉之地:天目山。

西南—东北走向的天目山,横亘于浙江与安徽之间。其中,天目山余脉在湖州境内分为东、北两支,主峰龙王山,海拔近1600米,是湖州最高峰,也是东部中国不多的大山之一。

如果说知道天目山的人并不多的话,那么,堪称天目山精华的另一座山却广为人知。那就是位于湖州境内的莫干山。

莫干山与北戴河、庐山和鸡公山并称,是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四大避暑胜地中,莫干山的名气和规模都不是最大的,起源时间却最早。

早在1892年,一个叫佛利甲的传教士沿大运河游荡到莫干山一带,他惊叹于莫干山“修篁遍地,清泉竞流,清凉幽静”,萌生了在这里建屋避暑的念头,但由于山陡路险,未能如愿。4年后,另一个叫白鼎的传教士,在山上修建了一座形如农舍的茅屋——这便是莫干山上后来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各式别墅的滥觞。

在名山谱系里,莫干山属于婉约派。 (视觉中国/图)

一百多年的发展,莫干山已成为江南地区最富盛名的避暑地和度假地。它的脱颖而出,受益于得天独厚的三大条件:

首先,与大城市距离适中。莫干山周边,上海、杭州、苏州、南京都是中国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外国人为数众多。他们最早把避暑地概念引入中国,莫干山也就从不缺旺盛的人气。

其次,当周边大城市炎热难耐时,莫干山却是清凉世界。如同天目山一样,莫干山也呈西南-东北走向。圆锥形的主峰,大多是坡度四十左右的等齐斜坡,这种地势构造,使得来自杭州湾的东南风,可以畅行无阻地拂过杭嘉湖平原长驱直入;来自太湖方向的东北风,也能沿着莫干山的斜坡扶摇而上。

此外,由于海拔高度和山脉走向以及坡向的影响,莫干山的气候垂直变化异常显著。当山外的城市热浪滚滚时,山里却是“时时皆有风,处处透凉意”。

第三,秀丽的风景为莫干山锦上添花。莫干山的植物以竹为最,竹与云、泉号称三胜,而这三胜又最能给人恬静和清凉之感。

在我看来,莫干山的美,不是那种一下子就能吸引眼球的大美,它是一种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需要你去慢慢品味和发现的小美。它的云海,它的飞泉,它的翠竹,它的被月光映照的山间小路,它的野花摇荡的庭院和秋日里渐浓渐烈的红叶,你也许不会乍见之下,即感惊艳,却能在漫不经心的浏览后,有一种舒适和恬静悄然跃上心头。

湖州多竹树,尤以安吉闻名。 (视觉中国/图)

沿着盘山公路,从莫干山向东,不到一个小时,我便进入了杭嘉湖平原——倘若登上莫干山高处远眺,杭嘉湖平原近在咫尺。

穿行于杭嘉湖平原,有一种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北方平原相比,此处色彩温润丰富。北方平原一望无际,多半是单一的灰色和单一的地表,杭嘉湖平原却有着众多碧绿的植物,以及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湖泊,弥漫着一股丰沛绵长的泽国气息。

杭嘉湖平原属于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只有3米。平原上,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7公里,为全国之冠。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天目山,它们淙淙出山,在浸润了平原之后,或汇入太湖,或汇入黄浦江,或汇入运河水系。

距湖州一百多公里的东南方,是位于宁绍平原上的河姆渡遗址所在地。这座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遗址,曾出土了大量水稻。它与在江西、湖南发现的远古水稻一起,有力地证明:中国是水稻的原产地;最早培育水稻的就是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

包括杭嘉湖平原在内的江南地区,光热充足,灌溉方便,从而成为我国水稻主要产区。自六朝以来,杭嘉湖平原便是皇室和军队食粮的主要来源。“苏湖熟,天下足”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起源于南宋。也就是说,作为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高产区和典范区,苏州和湖州是当之无愧的鱼米之乡——苏州与湖州,它们隔着烟水苍苍的太湖,遥相呼应。

湖州产茶,顾渚紫笋、安吉白茶、三癸雨芽、莫干黄芽为湖州四大名茶。 (视觉中国/图)

山地与平原交汇的湖州,不论土壤、灌溉还是降水或热量,都宜于农耕。尤其在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时代,它的繁荣与富庶,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对此,古人认为,“湖俗务本,诸利俱集,春时看蚕,一月之劳,而得厚利。其他麦、麻、苎、木棉、菱、藕、萝藦、姜、芋,多随土宜,以济缺乏,逐末者与之推移转徙。山中竹、木、茶、笋亦饶,故荒欠之年,不过减其分数,不致大困。”

清朝时,学者阮元旅次湖州,他被湖州的流水与沃土、荷塘和村落所打动,于是在诗里定格了这片宁静富饶的乐土: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丝绸之路零公里

湖州市中心有一个叫骆驼桥的地方,文献记载,早在七世纪末的唐朝,一座“形穹若骆驼背”的古桥就屹立于此。身为湖州最高长官的颜真卿还亲自题写了桥名。后来,苏东坡曾在桥下泊舟,饶有兴趣地观看渔民捕鱼: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今天,唐宋时的骆驼桥早已为新桥取代,旁边的广场上,一组造型夸张的骆驼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湖州乃水乡泽国,除了骆驼桥这个地名,似乎与骆驼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会有沙漠之舟的雕塑呢?

对此,湖州人给出的说法是:湖州是中国丝绸的发祥地,那么它也理所当然是丝绸之路的零公里。

很多年以来,外界对湖州的了解,“苏湖熟,天下足”的俗语之外,首推栽桑养蚕。少年时,我老家川南一带,田野上到处是碧绿的桑树,几乎家家养蚕。那时,人们把其中一种优良的桑树称为湖桑。我原以为,湖桑就是来自湖南或湖北的桑树。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湖桑的故乡是湖州。

湖州,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IC Photo/图)

历史上,在宜于农桑的杭嘉湖平原,对蚕桑的重视可谓无以复加:春秋时,吴越争霸,战败后的越国励精图治,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示民以耕桑”。越王勾践率先垂范,“身自耕作,夫人自织”,并用出产的优质丝绸结好诸侯,以达到绝地图存的目的。人所共知的美女西施,就曾“采桑育蚕,浣纱织锦,浴帛于溪”。三国时,吴主孙权为了保护农桑,特别下命令说,凡是农桑繁忙时节,政府官员一律不得“役事扰民”,否则“举正以闻”。到了南北朝,杭嘉湖平原的农民在地边塘角种植桑树已蔚然成风,所产桑苗,因产叶量高而远销长江以北。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湖州一带的农民掌握了选择蚕房、调控养蚕温度湿度、给桑、蚕座和产簇等技术,并知道蚕种的优劣对蚕的生长状况及成茧水平有重要影响,从而摸索出了用盐水为蚕种消毒的新方法。

南宋时,由于朝廷迁都临安(今杭州),江南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开发,而湖州的蚕桑,也迈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时,蚕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一部分农民完全以养蚕缫丝为生。南宋初年的一本《农书》,其作者为蚕桑专业户算了一笔账:“(湖州安吉人)唯借蚕办生事,十口之家养蚕十箔,每箔得茧一二十斤,每斤取丝一两三分,每五两丝织小绢一匹,每一匹易米一硕四斗,绢与米价常相侔也。以此岁计衣食之给,极有准的也。”从这些记载不难看出,栽桑养蚕和缫丝织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存方式,并且,与种植粮食的粮农相比,蚕农收入更高,生活也更有保障。

清朝时,康熙南巡,经行湖州,当地发达的蚕桑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回京后,他令人创作了《耕织图》,并常常向手下官员展示,要求他们重视栽桑养蚕。甚至,他还亲自撰写了一篇《桑赋》。

湖州的桑基鱼塘 (视觉中国/图)

湖州乃至杭嘉湖平原的蚕桑,常常和一个词语分不开,那就是桑基鱼塘。在湖州下辖的菱湖,我看到了这一据说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传统: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池塘被一排排整齐的桑树分割,桑树青翠的影子投进鱼塘,微风吹过,水波荡漾,水底的影子便像一张张被拉扯着的纸,慢慢地皱了。稍远的地方,两条水量丰沛的河流静静交汇,流向天际。简单地说,桑基鱼塘是水乡农民因地制宜的天才创造――江南水乡除了河流众多外,还分布着难以计数的湖泊池沼。这些湖泊池沼,是养鱼的理想之地;而将湖泊池沼分割开的塘基,无法用来种植水稻或小麦,却适宜桑树生长。这样,很多年来,水乡地区便形成了塘基栽桑,塘内养鱼的独特生态形式。“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桑”,这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

栽桑养蚕的结果,是让湖丝和湖绉成为湖州久负盛名的特产。湖丝中名气最大,或者说堪为湖丝乃至浙丝代表的,当推辑里丝。在南浔镇史馆,我看到一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东西,那是清末民初产自南浔的一束辑里丝。一百年的光阴过去了,可看上去它就像刚从缫丝作坊里拿出来一样,光滑、洁白,在淡淡的灯光下闪烁出一种优雅的微光。

辑里所在的南浔镇,明朝初年还居民甚稀,到明末已是“市廛云屯栉比,周遭四讫自东栅至西栅,三里而遥”。推动这个水乡古镇发展得如此迅猛的原动力,就是声名远播的辑里丝。

湖绉是丝绸的一个品类,用湖丝织成。它的最大特点是丝色洁白,丝身柔韧,富于拉力。历朝历代,都是皇室贡品。皇帝身上的龙袍,必须用它缝制。

据记载,湖州丝绸的出口,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唐朝后更是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热销中亚、欧洲,以及一衣带水的日本。明清时,湖州成为全国丝绸出口中心。到了道光年间,“中国出口生丝几乎全部产于浙江北部三个府,即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在三府中,湖州府的产量较其他两府为多。对英出口生丝,几乎全是湖丝。”

被称为南浔丝绸博物馆镇馆之宝的蚕丝,生产于清末明初。 (聂作平/图)

湖州境内的善琏镇,平畴之中挺出一座孤山。这座山叫含山,虽然相对高度不过百来米,但在湖州,名气极大。清明节那天,当地人都要到含山轧蚕花――当地人相信,在这细雨飘飞的季节,掌管蚕事的蚕花娘娘会化身蚕妇走遍含山,并留下蚕花喜气。每一个上含山的人都能把喜气带回家,而带回了喜气的人将在这一年里蚕事顺利,蚕茧丰收。这个起源于数百年前的古老习俗,至今依旧人脉不减。作为一种根植于湖州人血脉中的古老传统,对蚕桑和丝绸的尊崇,其实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敬畏。

来来往往的文化人

从莫干山前往南浔的那个下午,由于迷路,我误入了一座村庄。一座被运河与溪流切割又沟通的村庄,与湖州乃至江南大地上寻常的村庄并没有多大区别。不过,后来我才知道,这座早年遍布芦荻而得名荻港的村庄,走出过两位状元和五十多位进士——这样的成就,足以秒杀大多数的县甚至市。

鱼文化节在和孚镇荻港村举行,通过品尝特色鱼汤饭等一系列民俗体验活动,凝聚几千年来江南水乡形成的桑基鱼塘传统鱼文化。 (IC Photo/图)

人文渊薮的江南,荻港并非绝无仅有的个案。以湖州来说,多年来,这里就是一片文化沃土。

阅读有关湖州史料,我注意到,在丝商、绸商、粮商以及桑叶商这些深具湖州特色的商人之外,湖州还曾有过一种在他处非常罕见的书商。这种书商被称为书客,他们的书店开在一条条特制的书船上。

湖州地处水乡,既有太湖,又有运河,还有无数或汇入太湖,或汇入运河的大小河流,舟楫之便,甲于天下,书船便应运而生。书船上搭有船篷,船篷下固定着书架,陈设各种图书,中间是书桌和凳子,供选书者翻阅时使用。这些流动的书船长年游走于湖州及附近地区,南至杭州,北到镇江,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每一条书船上的书客,都提前备有精心印制的书单,每到一地,除了客人到船上来选购外,书客还会上岸,带着书单专程去拜访本地的藏书家或是其他知名的读书人。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对湖州人来说,“苏湖熟,天下足”的富庶与湖丝甲天下带来的繁荣,更让他们仓廪实而知礼节后振兴文教。

南浔是一座小镇,却因丝绸而富甲一方。民间甚至有“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镇上那些以丝绸起家的富豪们,按照资产多寡分为象、虎、狗各个等级。不管等级如何,他们对文化的热衷却大抵相同:在这座小镇上,私人藏书楼就有好几座。其中,最大的嘉业堂与宁波天一阁一道,并称为浙江两大藏书楼。著名学者郑振铎在鉴定了嘉业堂所藏的2000部明代刊本后感叹说,“甚感满意!佳本缤纷,如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大可取也。”

南浔古镇的“嘉业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之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IC Photo/图)

崇文尚学的传统像一柄锋利的刻刀,持久地雕塑出一个文质彬彬的湖州。检点历史,你会发现,从这块并不大的土地上,竟走出了如此之多的名人大师:

沈约(文学家、史学家)

丘迟(名篇《与陈伯之书》作者,“江南三月,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即其手笔)

姚察、姚思廉父子(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梁书》《陈书》作者)

张僧繇(画家,画龙点晴故事主角)

智永(书法家,永字八法创立者)

孟郊(诗人,“慈母手中线”小孩都能背)

皎然(诗僧)

钱起(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张先(词人,人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即其名句)

赵孟頫(书法家,画家)

王蒙(赵孟頫外孙,画家)

潘季驯(水利专家)

凌蒙初(小说家,“三言二拍”中“二拍”作者)

沈铨(画家,日本人誉为舶来画家第一人)

沈家本(法学家,中国法制现代化先驱)

张静江(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吴昌硕(书画家)

沈尹默(学者,书法家)

俞樾及曾孙俞平伯(学者,诗人)

钱玄同(学者,新文化运动主将)

戴季陶(思想家)

朱家骅(教育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

钱三强科学家

赵九章(科学家)

徐迟(作家)

……

热情讴歌湖州山水甚至埋骨湖州的张志和却不是湖州人。他和湖州刺史颜真卿一样,都是与湖州结下不解之缘的异乡客。颜真卿宦游,张志和隐逸。——像他们这样曾客居湖州的历史名人,还可以举出一大串,如茶圣陆羽,如文化巨人苏东坡,如宋词大师姜夔,甚至李白、刘禹锡、杜牧、张籍、许浑、韦庄、寇准、刘伯温、唐伯虎、袁枚等,都和湖州有过或深或浅的关系,并为湖州写下了源自内心的诗句。

对那些因各种原因走近湖州的文化人来说,可以断定:山水清远的湖州,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就像戴表元诗里说的那样: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图为南浔古镇。 (IC Photo/图)

至于苏东坡,湖州是他生命中最特殊的地方。苏东坡一生四次到湖州。前两次和最后一次是路过。第三次,即元丰二年(1079)春夏之际,他出知湖州。很巧的是,前任是他的表兄、画家文与可(胸有成竹的主角)。后来,中国绘画史上有了湖州竹派,其代表人物有四个,两个异乡人加两个本地人——异乡人,即苏轼与文与可;本地人,即赵孟頫与吴昌硕。

在知湖州任上才四个月,苏轼便遭遇了平生最大的危机——乌台诗案。朝廷派人将他从湖州抓走,他一度以为必死无疑,后来因种种原因才得以生还。因之,在苏东坡心灵深处,湖州既是风景殊胜之处,也是往事不堪回首之地。不过,随着时光渐渐流失,大度的胸襟慢慢过滤了挫折与坎坷,留下的都是美好——湖州,经常进入苏东坡晚岁的梦乡,为此,他写诗告诉友人:

梦忆湖州旧,楼台画不如。

溪从城里过,人在镜中居。

闭户防惊鹭,开窗便钓鱼。

鱼沈犹有雁,弗寄一行书。

……

主要参考书目:《新唐书》《唐才子传》《苏东坡年谱》《湖州市志》《南浔镇志》《莫干山》《浙江蚕桑志》《一路钟情》《太湖》《傍湖之州》

聂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