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野钓大鱼:两个方向的钓位选择与地形挑战

发表时间: 2024-02-07 00:09

不同的自然水域鱼情会有较大的差别,通常来说小水面虽然大鱼极为稀少,但是鲫鱼的密度较大,大水面虽然有大鱼,但是鱼的密度更低。所以对于选择钓位来说,水面越大选择正确钓位的难度就越大,因为鱼的密度越小,分布越是不均匀。鱼是变温动物,有逐温、逐氧的习性,所以是会变化的,想要在水库等大水面选择合适的钓位,大致有以下几个思路。

一、逐温和逐氧

鱼类有逐温和逐氧的天性,喜欢躲在水温更适宜,溶氧更充足的区域,所以想要找到合适的地形,要先了解哪些因素会对水温、溶氧产生影响。首选需要注意一个最基本的要点,鱼的活性不同时,对溶氧的高低是有不同需求的,比如在寒冷的冬季,连耐寒的鲫鱼都在半冬眠,活性差到了顶点,对溶氧是完全没要求的,所以有的时候溶氧的高低是完全不用考虑的。而水温的高低跟水深、刮风、采光都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来说,深水比浅水凉爽,但是冬季结冰的时候比较特殊,深水比浅水暖和,深水一定比浅水溶氧低。采光充足的区域水温更高,那么水温高溶氧肯定低,阴凉的地方水温更低,溶氧也会更高。避风的位置水温更高,但是不如逆风和侧风的位置溶氧高。所以说在大水面选择钓位时,最重要的就是先看看风向如何,根据不同的气温条件在不同的方位选择钓位。气温高就钓逆风,气温低就钓避风,不冷不热也最好是钓逆风。

二、地形和深浅

什么地形鱼的数量会多一些?一定是比较安全方便躲藏的位置,所以我们常说鱼类有三趋特性,分别是趋温、趋氧、趋食,其实还有安全因素,鱼类很少会到不安全的地方,除非是逼不得已。所以在地形的选择上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地形跟周围不同,往往会是好的钓位,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地形特殊的地方往往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对于大鱼来说通常不会躲在石缝、水草等障碍物区域,而更倾向于躲在浑水或者是深浅交界的区域。其实深浅水交界是钓大鱼时比较主流的选择,因为食物在浅水,深水有安全的因素,所以大鱼经常躲在深水挨着浅水的区域,不但方便觅食还比较方便逃走。

从地形的角度来说,湾子两侧、宽变窄、铧尖、水中半岛、坡、水下坎等等地形,都较为特殊,如果你仔细做对比的话可以发现,其实这样地形基本都有“坡”的特点,是典型的深浅水交接的地形。选择合适的深浅水地形,就面临一个问题了,钓深还是钓浅?如果深浅不对,那么还钓不到鱼。大致有这样的思路,鱼在觅食的时候肯定要钓浅,鱼在休息的时候要钓深远。所以一日三迁,早晚溜边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因为通常来说鱼经常在早晚阶段集中进食,气温上来、光照强度变强之后在深水躲藏。光照的强度也会影响到鱼所在位置的深浅,所以阴天、雾天、雨天这些光照不强天气时,在气温合适的季节可以钓浅。

没有什么地形是全年都有鱼的地形,比如说风向不同选择的大方位就不同,同样的经典鱼道地形铧尖,会因为所在位置不同,未必是个好钓位。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