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七千里绿道:江南山水的灵动韵味

发表时间: 2019-03-27 06:24

3月下旬,钱塘江南岸的杭州滨江区闻涛路沿江景观绿道成了“网红”打卡地,这条沿岸10公里的绿道,因烂漫樱花、绚丽跑道与唯美江景相融,广受运动爱好者和游客的追捧。

俯瞰富春江南岸新建的公园一角

“因形就势”、“独具特色”,道即是景的闻涛路沿江景观绿道建设是杭州绿道多年建设经验的缩影。

自2003年开展市区河道慢行系统建设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的要求,杭州以“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为目标,以举办“G20杭州峰会”、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契机,突出品质、民生、生态主题,绿道建设渐推进成网。

“杭州是绿道建设最早的城市,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绿道3515公里,初步形成杭州特色绿道品牌。杭州将通过绿道建设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浙江’示范区。”3月20日,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规划所所长匡力勤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临安青山湖环湖绿道

绿道:杭州美丽的“脉络”

对杭州市民来说,近年身边适宜散布的绿道越来越多,也与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晚上吃完饭和家人到绿道散步,通过绿道可以走到公司,周末空闲去绿道漫步……

常有人说,杭州城市之美,美在城与山、与水融为一体。而今,建设成网的绿道不仅在地理上“网”住了人们的生活,也在回归自然的心理上让市民与绿道更亲近。绿道,是杭州美丽的“脉络”。

打造这一张覆盖全市的绿色网络,杭州用了15年。

杭州城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

在匡力勤的印象中,多年前的杭州城,很多河边道路都被封闭在单位院落里,老百姓很难像现在一样沿着河道闲庭信步,且由于缺乏管理,黑臭水体也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改变从2003年开始,当时杭州启动了河道综合保护工作,开始建设慢行系统,提出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建设方针。”她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杭州自然资源丰富,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特点,杭州市区的绿道建设以‘因势就形’、‘独居特色’为原则,形成了滨河绿道、环湖绿道、滨江绿道、沿山绿道、沿路绿道、湿地绿道等6种形态。”匡力勤向澎湃新闻介绍。

2003年起,围绕浙江省委“八八战略”提出的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目标,不仅限于市区,杭州先后实施了西湖、运河、市区河道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两岸生态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大杭州绿道建设。

广义讲,绿道就是供行人和自行车进入的线形绿色慢行开敞空间,是保护和串联生态环境、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地方风貌的绿色廊道。绿道作为一种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的载体,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内容,对营造良好地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发展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杭州出台了《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明确杭州市绿道网总体规模为3100公里,总体密度达到1公里/平方公里。该《规划》同时还明确要遵循可行性、安全性、生态性、便利化、本土化、多样化等原则,注重区分层次、分类施策。

行走在杭州,“绿色的脉络”遍布在城市的每一个区块,它们顺自然山水、植被而成,自然而不显突兀。

千岛湖绿道

三分之二市区步行5分钟可到绿道

匡力勤告诉澎湃新闻,在建设绿道过程中,杭州通过设置驿站、旅游码头,连接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森林公园等,强化了绿道休闲健身、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社会文化、旅游经济等功能。目前,杭州已建成各类绿道3515公里,渐成大杭州范围内的绿道网,初步形成杭州特色绿道品牌。

以杭州市区为例,这些绿道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绿芯”、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绿地为“绿带”、河道沿线绿地为“绿脉”、各类公园绿地和广场为“绿点”的城区绿道网系统,就像一张城市的绿色网络,线形的廊道把分散各处的公园、绿地、人文景观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能给人们休闲、健身、交往的空间。

沿着绿道上班,沿着绿道夜跑,沿着绿道看景,杭州绿道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已从梦想变为现实。

5分钟——是杭州大部分市区居民离绿道的最远距离。

家住杭州西湖区星洲花园的刘先生喜欢跑步,只要有空,每晚都会跑5公里。余杭塘河是他的“主场”,从小区北门出来,走几百米就能到绿道。

余杭塘夜跑绿道总长15.73公里,游步道宽度1.5米至4米,绿道的材质以高科技的透水混凝土为主,它能够有效避免下大雨造成的道路积水,又能保持道路清洁。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出差,每到一地我都要找绿道跑步,只有在杭州才能很容易找到,它离生活如此之近。”刘先生告诉澎湃新闻。

“我们在设计施工时,充分考虑居民饭后散步休闲的安全性和舒适型,在河岸设置花岗岩护栏、景观石、照明灯、草坪地灯等。整条绿道采用彩色透水砖,设置了鹅卵石渗水层,加速雨水渗透排放。”杭州一家绿道建设单位的负责人说。

“目前杭州绿道的密度已经达到了1.5公里/平方公里,在76.5%的市区范围内,人们只要出门走5分钟就能到达最近的绿道。”匡力勤告诉澎湃新闻。

15年来,杭州全市建成的绿道遍布在环千岛湖、三江两岸、西湖、运河、湘湖、市区河道、登山步道等,形成“一轴四纵三横(‘一轴’是沿钱塘江、富春江、兰江设置的绿道、‘四纵’是贯穿市域南北走向的四条纵向绿道、‘三横’是市域东西走向的三条横向绿道)”绿道网,其中杭州临安区青山湖环湖绿道、三江六岸核心区滨江绿道等7条绿道被评为浙江省“最美绿道”。

没有两条相同的绿道

漫步在杭州的绿道上,不仅能独揽山水美景,还能体味各不相同的江南山水特色。

杭州市城乡建委的专家告诉澎湃新闻,在杭州,你找不到两条布景相同的绿道。

钱江世纪公园沿江跑道

“一道一特色,一处一风景”正是杭州绿道建设的最大特点。

“我们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绿道沿线的资源,有什么资源用什么,使环境景观和植被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设计者还会充分挖掘绿道沿线的历史特点,跟周边环境相协调。如京杭运河绿道体现的是历史文化,西湖苏堤绿道体现的是野趣,而临安区青山湖绿道充分利用了临水的特点。”匡力勤告诉澎湃新闻。

如杭州淳安县环千岛湖精品绿道主要依托千岛湖,由南线(淳杨绿道)、北线(千汾绿道)及千岛湖镇城区滨湖景观飘带组成,全长140多公里、蜿蜒亲水的绿道已成为中国最适合骑行游览线路和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绿道串联民俗、古迹、采摘、观赏、运动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道路,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绿色之道。2017年淳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4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5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6%、31.6%,使更多的游客由过去的“下湖游”变为“上岸游”,推动了沿线各乡镇特色旅游、农业观光游及特色农业链的打造。”

“江南水乡的特点是水网密布,所以我们的绿道结合水体来做,让市民活动空间能够‘亲山近水’,在水边能够享受到江南水乡特色;同时把江南山乡的文化特点在绿道里体现出来,可以说杭州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条绿道。”匡力勤向澎湃新闻表示。

江南韵味:山水为体,人文为魂

韵味,是杭州绿道建设规划中出现的高频词。

杭州的七千里绿道有“一道一特色 一处一风景”的赏心悦目,还随处流淌着江南山水婉约自然的灵动韵味。

这种韵味,秉承自当地绿道网规划“山水为体,人文为魂”的总体特色。在杭州的绿道建设中,设计者遵循“独具特色”的原则,往往将地方人文特色融入其间,使之不仅有山水之美,还在不经意间渗透出浓厚的文史底蕴。

十几年来,杭州的绿道系统建设一贯坚持“一道一方案一特色”,将因形就势与品质建设紧密结合,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的同时,使河水、植物、绿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充分展现江南水乡的灵动特色,将城市与乡村、自然与人文、传承和保护串成一线,实现互联互通互享,绿道网已经成为了杭州的一张新“金名片”。

新塘河绿道

杭州市区中东河绿道是典型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灵动特色的“古都韵味”绿道。

从城南凤山桥向东经河坊街,再向北到京杭大运河,流经南宋老皇城根的中东河是杭州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厚、居民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河道。

中东河绿道从南宋皇城遗址向北穿过河坊街、庆春路、凤起路等商圈,最后联通了京杭大运河。在建设时通过暗挖地道,修建了5座桥下栈道,贯通了沿河两岸全线的绿道。不仅如此,沿途结合景观提升改建了主题公园、新建了8亭8廊,结合沿线的立面整治、亮灯工程和87处历史文化展示,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创造优良场所,同时也展示了杭州整个南宋遗风和市井民俗。

此外,整条绿道在绿化提升上以保留、延续现状绿化基底为前提,对植物空间进行梳理,强化场地植物特征、丰富季相变化。以水杉、银杏、垂柳、香樟四种植物为特色树种,景观特色较为鲜明,它们或直立高耸或绿红相扶或苍翠浓郁,共同勾勒出了一副完美的植物景观画卷。

中东河绿道建成后,杭州市建委、市河道建设中心还启动了中东河“八景”评选活动。这八景将杭州的市井生活、水乡记忆、宋元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广安夜月”中的广安新桥始建于南宋,明代重修,清顺治十三年重建,2011年再修;“六祥春早”意指菜市桥北面连续6座或拱、或平、或梁式的袖珍小桥,使得这一段不足千米的游步道成为最引人入胜的路段,勾起一段江南水乡的回忆;“五柳人家”包含了城头巷、斗富二、三桥、四维里等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群,历经几十年风雨,寻常巷陌中带着深厚的历史烙印……

杭州在绿道建设中将因形就势与品质建设紧密结合,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的同时,使河水、植物、绿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充分展现江南水乡的灵动特色,将城市与乡村、自然与人文、传承和保护串成一线,实现互联互通互享。

据介绍,杭州绿道系统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因形就势,不搞大拆大建,不挖山砍树,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突出绿道所具备的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等特点,始终传承和包涵以西湖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韵味。

“因为杭州自古因水而兴、因水而强,区域内留下很多遗迹,历史上留下很多故事,我们在绿道的体系里面,要把沿线的历史文化的一些碎片和这些历史节点都挖掘、展示出来,杭州的绿道要有人文魅力。”匡力勤向澎湃新闻表示。

此外,为让更多百姓从绿道中感受杭州市的文化魅力,杭州还打造了以钱塘江诗词文化为特色的“三江两岸”绿道,以吴越钱王文化为特色的青山湖绿道,以拱宸桥漕运文化为特色的运河古韵生态绿道等,杭州绿道犹如一条绿丝线,串起遗落在民间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古建筑群落,为百姓打开一条探究城市前世今生的绿色文化时光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