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探秘:蹄窝、堡垒与旱梯田的完美融合

发表时间: 2023-04-23 21:13

暮春三月,大漠的风沙吹过塞上大漠,一路南下,在崇山峻岭中掠过,逐渐变得平缓。北京的春天,山花烂漫中,那些藏在时间里的故事,也渐渐变得鲜明起来。

二十万年前的周口店,藏着人类走过蛮荒时代的印记。两万年前的东胡林人,在京西的大山中,留下了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京西古道上,驼铃声响彻了千年。山河襟带的石头城池中,老人们说起当年的故事……

走进京郊的山河之间,不能不去寻找,去探索。

古道西风瘦马中,追寻千年驼铃与蹄痕

打卡地点:京西潭王古道

打卡亮点:蹄窝、古代城关、古村落

提示:部分景点需要步行半小时左右到达,徒步时需要自带垃圾袋

潭王古道,一处城关前,游客在拍摄山花。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清明节后,山里的香椿慢慢冒出嫩芽,粉色的、像雾一样的山桃花逐渐谢了,艳丽的杏花、雪白的梨花成了主角。从潭柘寺出发,沿着潭王路,一路盘旋而上,路边的山坡上,不时有花朵盛放。踏青的人们簇拥在这里,近看山花,远眺群山。

潭王路是一条沿着潭王古道修建的山间公路,全程与潭王古道重合,沿途草木丰茂、古迹遍布。20多公里的山路,可以驱车游览,也可以沿着纵横贯穿的旅游步道,寻幽览胜。

京西古道是北京西部千年交通史的遗迹,穿越高山深峡,连通中原与塞北,目前遗留的古道全长超过1300里,像一张网一样,铺在京西的深山中。山中古道按照用途划分,可以分为通商的商道、进香的香道和用于战争的军道。

如今,修葺成公路的潭王路。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潭王古道是京西商道的代表,也是玉河古道的一部分,东起潭柘寺、西至王平镇。在千年历史中,人们从北京出发,至潭柘寺,踏上潭王古道。经阳坡园、赵家台、十字道,到达王平口这个古代的交通要冲,此后继续往西。在千军台一带翻越大寒岭,由永定河转入清水河流域。再继续往西,到洪水口,最终到达山西、内蒙古等地。同样的,由西北往中原而来的人们,也会经过同样的旅程。

进入现代以来,京西交通日渐改善,潭王古道的许多段逐渐改造为公路,但仍有部分古道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以旅游步道相连。

骑行爱好者在门头沟108国道上骑车。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峰口庵附近,一条依山而建的步道,连通着潭王古道上著名景点——蹄窝。沿着步道斜插入山中,不远处就是古道遗迹。沿着青石山路一路盘旋,在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古道绕过山峰的一处急弯处。两米多宽的青石路上,光滑的青石表面布满凹坑。凹坑大多呈圆形,不少凹坑一侧还有角度稍大的“斜坡”。这些凹坑,就是大名鼎鼎的“蹄窝”。资料显示,这条古道最晚在唐末时已经存在,至今已逾千年沧桑。因古道难行,只能用骡、马、毛驴、骆驼等驮运货物。明清时代,这里更是向京城输入煤炭的主要路径。千百年来铁蹄践踏,遂形成特殊的“蹄窝”奇观,类似的蹄窝,在京西古道上还有多处。

古道上还有众多的古村落、古代城关。如峰口庵附近的扭角羚上,就有一座城关。城关为石制,矗立在山顶。有趣的是,经过千百年的践踏、风霜侵蚀,城关下的岩石地基,磨损了近两米深。使得古道两侧,形成了天然的石壁,石壁上方才是城关。

再往西走,来到十字道村,这里也有一座废弃的城关。十字道村曾经是潭王古道上的重要节点,过去无数年中,这里商旅往来、驼铃不绝。但近年来,由于整村搬迁,古道荒弛,数百年的村庄,只留下断壁残垣。尽管村庄就在公路一侧,但常年人烟罕至,只有城关旁边的山桃花,每年春天如约绽放。

远去的刀光剑影,铭刻在石头城池上

打卡地点: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城村

打卡亮点:古代军镇、长城、古民居

提示:路途较远,可在村中住宿,同时应注意保护村里文物

曾经的京西军事重镇,沿河城。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北京位于农牧交错带上,千万年来,这里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文明沟通、往来的中转站,也是刀兵不断、纷争绵延的战场。

如果潭王古道是商道的代表,那么,沿河城村,则是耸立在古道军道上的要塞。沿河城位于京西崇山峻岭之中,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京西要冲,是塞北进入京畿的关口之一。据考证,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活动的痕迹。至少在金代,这里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沿河城得名于村旁的永定河,是一座沿河而建的城池,城外多条河流汇入永定河,古时被称为“三岔村”。

沿河城古城墙。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北京一带,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锋,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宋金以后,战争日渐频繁,在交通要道驻军建城,成为了防御北方侵袭的重要措施,而沿河城便是其一。明代史料记载,“紫荆关北,自沿河口起至倒马关止,最为紧要,盖二关山虽险绝河流中断,外恃宣大,掎角在人,故必有兵屯。”

沿河城建成于1587年。明代万历六年,《沿河口修城记碑》记载,“国家以宣(今宣化)云(今大同)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荡荡,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故知设险守国,要惟在任人哉”。

沿河城是一个半圆形的石制城,东西长约420米,南北长约300米,城墙用条石和鹅卵石砌筑。山河襟带,与明长城融为一体,下辖沿河口、龙门口、黄草梁、洪水口一线长达40公里山巅或险隘处的敌台15座。目前,这些敌台大部分保存完好,新京报记者在沿河城村附近看到,在一道狭窄的峡口,有两座敌台相对而立,守护着峡口。

沿河城村,古城墙与民居。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近代以来,随着军事功能的消失,沿河城村也逐渐变成一个真正的村落。最初,沿河城村是一个完全被城墙包裹的村庄,随着时间推移,沿河城村中的部分居民开始在城外建房,村庄不断扩大,沿河城也渐渐变成了一座村中城。

在沿河城西门永胜门外,还有一片民居,正对永胜门的地方,还有一间邮局。这个邮局颇有历史,据村中老人介绍,当年电影《手机》拍摄时,就来邮局门口取过景。近年来,很多电影都在这里取景,也给这座古老的村庄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气息。

沿河城村里的邮局。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从正对着邮局的永胜门进村,石条路干净整洁,古木森森,树下是一个个古朴的小院。沿着城墙,还有村民搭起了鸡圈。

村中多有上百年的民居,这些古民居大多门楼高耸,门前有青石台阶,门墙磨砖对缝,不少门楼上还有砖雕装饰。

2014年,沿河城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记者注意到,村中多处都有木牌标识,不仅指明村中道路、景点,各个古树、古建筑旁边,也都有文字说明。

沿河城村古民居。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尽管距离城市很远,但这里的石城、民居、长城,仍旧吸引了不少游客。暮春季节,沿河城村里,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村里各处漫步。

千百年的战争史早已经远去,刀光剑影的交锋,只剩下石头上的刻痕。曾经的军镇,变成了一个古老而沧桑的村庄,游客们寻找着藏在时间里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在长城的石砖上,也在树下乘凉的老人口中。

住进六百年古村,体验北方旱地梯田

打卡地点: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

打卡亮点:北方梯田、古民居

提示:可品尝当地香椿,村里古迹众多,只可远观不可损坏

苇子水村,依山而建的梯田。受访者供图

苇子水村是一座600年的古村落。苇子水村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92年,明朝万历二十年。

村里有46座明清四合院,以青、白、灰为主色调,不施粉黛,格调素雅。村内生态保持完好,文化活动丰富,2007年,苇子水秧歌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8年3月,苇子水村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苇子水村里的传统民居。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河上架有13座桥,其中5座水泥桥,8座石桥。随河沟宽窄变化,桥身的长短也随之变化。

石桥的建筑材料均为石头、沙子、大灰,形状多为拱桥。材料简单,一般就地取材,石头块头不大,经过能工巧匠之手的雕琢而形状各异。

苇子水村的石桥。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苇子水村是一个古典的农耕村落,村后的山上,有千亩北方梯田。林业和种植业是苇子水村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苇子水村发展康养产业,依托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气候、丰富的农耕文明遗产,吸引城市居民在这里长期居住和生活。

不少第一次来苇子水村的游客,都会为这片北京最大的旱地梯田而震撼。尤其是在北方居住生长的人们,很少见过层层沿山而上的梯田。站在山顶俯瞰,层层叠叠的梯田随着山势蜿蜒,好像唱响了山之旋律,仿佛在讲述千百年来村民们在山间开荒要地的故事。

层层叠叠的梯田,随着山势蜿蜒起伏。受访者供图

如今,梯田上重新种满了油菜花和中药材,民居改造成了山间民宿。住在这座600年的古村中,可以漫步小桥之上,与潺潺的流水对话;可以穿梭阎闾之间,仰望参天的古木;或者登临绝顶,俯瞰千亩梯田,追寻农耕文明万年的演变史;或者闲坐村口,背靠苍茫大山,和乘凉的老人们闲话家常。春风吹过,山里的温度还有些微凉,待到五月时,梯田将再次被唤醒,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