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犬之战:三只虎与一只獒的激烈对决

发表时间: 2022-01-03 21:20

狂欢过后,一地鸡毛。

藏獒,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古老犬类,因曾被资本垂青而走过了一段魔幻离奇的道路,如今,炒作资本早已退场,但那场疯狂的藏獒热带来的后续影响却远未结束。

当然,这些已经与那些高位套现者无关,为那场资本狂欢承担后果的,只能是普通的牧民、养殖户,以及那些被遗弃的藏獒和正在因这一切遭到破坏的青藏高原上的生态系统。

稀缺性与信息差

藏獒是一种大型猎犬,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资本涌入前,藏獒的数量有限。

藏獒数量不多,就意味着其具有稀缺性,藏獒生存环境相对与世隔绝,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藏獒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资本就可以对其进行炒作了。

炒作藏獒与炒作妖股一样,都必须要有故事,于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关于藏獒的故事层出不穷。

好的故事应该有始有终,资本要讲好一个藏獒故事,就应该从藏獒的起源开始。

关于藏獒的起源,据史料记载,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统一诸羌,遂将羌狗经人工培育而形成了藏獒。

而如果继续追问,羌狗起源于哪?主流学界认为所有的狗都起源于灰狼,羌狗也不例外。

这样的起源实在有些平淡无奇,在学术界,关于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存在多个观点,而资本选择哪种观点则要看哪种观点更符合资本的利益,当然,如果这些观点都不符合资本的利益,资本也不介意创造出新观点为自己所用。

有种小众观点认为,藏獒的祖先是生活在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早期的巨鬣狗(距今500多万年前)。

资本更垂青于巨鬣狗起源说无非就是因为两点:第一,巨鬣狗体型巨大(与棕熊相当),性情凶猛,这会给人一种藏獒也凶猛异常的感觉;第二则是因为如果认可了巨鬣狗起源学,则等于说明了藏獒与所有起源于灰狼的其他犬类都不同,这会进一步证明藏獒的与众不同,让我们换一种说法,会让人在心理上加深人们对于藏獒稀缺性的认可,至于藏獒到底起源于哪,其实没有多少人真正在乎。

故事

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带上一些藏獒,这些藏獒与一些西亚、欧洲犬种交配,法国的大白熊犬、德国的大丹犬都或多或少有些藏獒的血统。

藏獒是大型犬,也比较凶猛,这确实是事实,偶尔被用到战争上辅助作战也在情理之中,而这些都会被添油加醋进行宣传,故事最终变成了一只成吉思汗的藏獒大军一战歼敌数万,吓得对手胆寒。

这又是个非常好的故事,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战斗力爆表,甚至可以说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无敌的存在,把藏獒和成吉思汗扯上关系,又在潜意识里给人灌输了一个观念:藏獒是最强的,既然最强,那么最贵也就合情合理了。

那段时间关于藏獒的故事很多,什么藏獒一生只认一个主人,什么真正的獒王经过层层筛选,只吃狼肉。

2005年,《藏獒》、《藏地密码》等小说问世,小说作为一个艺术作品,其故事情节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正如当初的《狼图腾》中描述的狼已经到了“多智而近妖”的地步,如果狼果真如此聪明,人类的早期先民根本就不可能在草原生存下去。

但资本并不管那些,他们很乐意将小说情节当真实事件宣传,在这类小说中,厉害的藏獒可以单杀一个小型狼群,可以轻松干掉雪豹,真正能跟这些强大藏獒对抗的只有体型大得多的藏马熊。

这些故事开始在坊间流传,与藏獒的起源一样,其实没有太多人在意藏獒到底起源于哪里,大多数人也不会真正在意藏獒到底能不能打过雪豹和藏马熊,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在强化人们的一种固有观念:藏獒很厉害。

在这些传说与故事的渲染下,社会上一些人对于藏獒产生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拜。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资本为了抬高藏獒价格而编织的这些故事,一旦被戳破怎么办?

藏獒是否真的如宣传中的那样凶悍,熟悉藏獒的人十分清楚,但是别忘了,当初资本炒作藏獒就是因为藏獒的居住地相对与世隔绝,人们对于藏獒知之甚少。

另外,就算真有好事者试图戳穿藏獒的秘密,他们也可以找出另外一番说辞,他们会说:你的藏獒之所以不行,是因为你的藏獒不纯,并非纯种藏獒。

藏獒这个犬种具备较强的稀缺性,这是资本盯上藏獒的原因之一,而如今,他们在稀缺的基础上又套上一重名为“纯种”的限制,稀缺性更强,炒作空间也就更大,炒家能够从中获得的利益也就更高。

总之,资本炒家稳赚不亏。

癫狂

在利益相关方的多方炒作之下,藏獒彻底成为一种图腾,其身价开始暴涨,2000年前后,一只普通藏獒的价格就已经飙升到10几万元,品质较高的藏獒叫价100万以上稀疏平常。

2006年的玉树赛马节上,那些品相稍好的藏獒售价都在100万元以上,一名参赛者展示了自己的藏獒,他表示自己的藏獒绝对是纯种藏獒,价值500万不止,但藏獒主人同时表示:自己这只藏獒给多少钱都不卖,因为自己这只纯种藏獒,配一次种就能赚2万元,光靠这一样,这位藏獒主人每年就能赚上上百万。

2007年,一只“獒王”在武汉完成交易,成交价390万元。

2009年,一名西安老板,在玉树购买了一只名为“长江二号”的藏獒,交易价格400万元,交易完成后,这名老板组织了一只由30辆奔驰车组成的车队前往机场去迎接这只藏獒。

2010年,一只藏獒“转会”到山东淄博,转会费高达1000万元。

2011年,北京的一场藏獒展上,一只青岛藏獒标价3000万元。

在资本的炒作下,藏獒的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嗅到商机者争先跟进,将这场资本的盛宴推向高潮。

天价藏獒带来的巨大利润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在西藏、青海,藏獒养殖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有玉树居民表示:自己之前辛苦一辈子,没有养一条藏獒赚得多。

然而,藏獒具备炒作潜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藏獒数量不多,具备稀缺性,当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大量养殖户入场后,这种稀缺性也就不在了,支撑起天价藏獒的,就只剩下所谓“信仰”了。

在资本炒家的宣传下,拥有一只藏獒一度变成了身份的象征,送对方一只藏獒,代表极高的尊重,这就是所谓“信仰”。

但是,这些所谓“信仰”是在炒作下诞生的,它并不牢靠,“信仰”之下,是空中楼阁,一旦人们的观念掉头,这种狂热就将堕入万丈深渊。

崩盘

拐点发生在2013年,那一年,或许是藏獒养殖过多导致一时的供过于求,或许是所谓成功人士找到了其他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或许是有更多的人发现藏獒“不过如此”,也或者只是某些炒家因为临时“手头紧”,打算卖掉一些藏獒来回笼资金。

总之,藏獒市场出现了挤兑,藏獒产业本身就是一个由“信仰”支撑着的产业,对于这样的产业来说,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信仰崩溃,而信仰崩塌就意味着泡沫的破裂,2013年起,藏獒价格一落千丈。

有些藏獒养殖户手中藏獒无人问津,养殖户只能以几百元每只的价格按照肉狗卖给狗肉铺。

有人花十几万买来的藏獒,想免费送人都没有人要。

昔日炙手可热的藏獒,如今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随着藏獒热的退潮,人们对藏獒的认识也逐渐趋于清醒:藏獒的咬合力不如狼,反应不如狼,一狼一獒对战,胜利的往往是狼,所谓单挑雪豹、藏马熊不过是传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视频(短视频)网站的兴起,一些记录藏獒真实生活的视频开始在网上与观众见面,其中一条视频记录一只狼与藏獒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冲突中,5只藏獒围攻一只狼,狼且战且退,十分从容,而藏獒则显得木讷呆板,完全被狼牵着鼻子走。

先前在网上被吹上天的藏獒被网络上的各路“人才”变着花样嘲讽:类似于“一獒斗三虎,三獒沉航母,五獒战上帝,十獒创世纪”、“纯种藏獒坐中堂,三虎吓尿滚出躺”之类的恶搞层出不穷。

曾经被一些人视为信仰的藏獒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藏獒泡沫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泡沫一样,都在讲述一个相同的故事: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但楼阁坍塌只会留下一片废墟,而藏獒泡沫破裂,留下的却远不止这些。

一地鸡毛

藏獒泡沫破裂后,这些藏獒对于那些为寻求所谓“身份和地位象征”的狗主人来说便失去意义,这些藏獒被随意丢弃。

藏獒作为一种大型犬,被不受管束的情况下在城市中随意行动,伤人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2013年6月27日,大连一名女童被藏獒咬断喉咙,抢救无效死亡,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因那些肆意炒作藏獒来赚钱的大人们的贪婪而失去了生命,这何尝不是对当初的藏獒热的一种讽刺?

讽刺还不止这些,2015年冬天,山东的一名老人遭到附近工厂养的藏獒的攻击,老人年轻时练过武,经过一番搏斗后,将藏獒制服,被吹上天的“神犬”也不过如此。

咬死小女孩的藏獒和攻击老人的藏獒都有一个特点,没人管,说白了,这些是在藏獒热退潮后被随意丢弃的藏獒,它们攻击人类的原因多半是饿的。

事实上,城市中即使有一些被丢弃的藏獒,但是其数量终究有限,对于城市居民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是在藏獒的原产地,西藏青海等地,这些情况要严重得多。

这里被遗弃的藏獒数量更多,对人们的生活危害也更大,2016年,一名青海的小女孩被藏獒咬死,当地的居民在晚上几乎不敢让小孩单独外出,因为几乎每天都有人被咬伤。

攻击人类只是饥肠辘辘的藏獒采取的一种行动,为了获得食物,流浪藏獒中出现了同类相食的情况。

在人工养殖环境中长大的藏獒严重缺乏猎杀野生动物的能力,所以,当饥肠辘辘的流浪藏獒要去寻找食物时,它们也会首先寻找那些相对较容易捕获的家畜。

昔日家畜的守护神,如今却成为了家畜的捕猎者,这一切实在太过荒诞。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藏獒竟然也学会了成群结队捕猎家畜,有牧民称,这些藏獒,已经几乎与狼无异。

大量的流浪藏獒不但影响了藏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了雪域高原的自然生态。

没有退路的勇猛

在藏獒相关题材的小说中,藏獒为保护牧民经常勇斗饿狼、雪豹、藏马熊等猛兽,但是,现实生活中,藏獒与这些猛兽交手的机会其实不多,而在藏獒泡沫破裂后,藏獒们不得不走上雪山,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面对这些猛兽。

一开始,人工饲养的藏獒根本不是这些猛兽的对手,很多都沦为这些猛兽的美餐,但是任何生灵都有最基本的求生本能,这种求生本能在大自然残酷的适者生存的法则的洗礼下被放大。

一些藏獒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被淘汰,而另一些则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不得不恢复野性。

单只藏獒或许不是狼、雪豹和藏马熊的对手,所以藏獒们学会了成群结队行动。

恢复了一定野性,又学会一同行动的藏獒实力不容小觑,有记者拍摄到,三只藏獒围攻一只刚刚捕获岩羊的雪豹,雪豹经过一番抗争后,放弃了食物。

对于藏地的野生动物来说,流浪藏獒相当于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它们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

藏獒们的袭扰尤其对雪豹影响巨大,这让本就已经濒临灭绝的雪豹生存现状更加严峻。

如今,流浪藏獒出现的时间尚短,在之后的日子中,它们会给雪域高原上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完全知晓。

在残酷的自然环境的倒逼下,藏獒似乎如一些人所愿,恢复了所谓野性,但是这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恐怕并非好事。

人类历史上的历次泡沫事件都踩着相似的韵脚,在巨大的利益的诱惑下,人的理性有时不堪一击,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有可能被其蛊惑。

1720年,英国最大热门公司南海公司上市,英国股民跑步入场,这些股民中也有赫赫有名的大物理学家牛顿。

相比于普通股民,牛顿似乎更为理性,他经过计算,判断南海公司股票已经存在泡沫,于是套现离场,如果故事就此结束,牛顿可以大赚一笔。

但是,当牛顿离场后,南海公司股票继续上涨,一开始,牛顿不为所动,但是随着上涨的继续,牛顿开始动摇,他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算错了。

于是,牛顿加大筹码重新入场,然后南海公司崩盘,牛顿血本无归。

损失惨重的牛顿在给友人的信件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想象人性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