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们的无底线行为,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发表时间: 2023-12-22 19:28

昨天上午突然看到了一则新闻,男子捕杀野生保护动物烹食。

又突然想起近两年媒体大量曝光驴友各种迷之行为,让“驴友”二字逐渐变成一个贬义词,搞得那些遵纪守法的真驴友同样被连累。

今天细数一下驴友中几大类没有底线的行为,真的是一看一个不吱声。



警示牌成了打卡地

首当其冲的就是擅闯各类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区。

有些地方的警示牌已经立得密密麻麻,但还是一个无视,甚至还在警示牌上打卡。古人早就告诉过我们:明知山有虎,别去明知山。但很多人却偏偏把这种警示牌当成标榜勇气的通行证。

鳌太警示牌已经成了打卡地

很多时候也能理解这种无视风险告知擅闯的行为,毕竟大部分划分出来的景区近似于圈养。但凡是一座山一个湖,都要围起来,都要专门建立有且只有那一条步道,把所有人赶集一样赶进步道。而且,国内大部分景区都没有设立分级制度,3岁小孩走的路跟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户外爱好者走的路一样,完全没有体验感。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认为,绝大部分驴友并非专业的探险家,挑战极限和追求风险也并非他们的首要出游目的。“我国长期以来重视点状封闭式景区开发,尚未建成连线成网的绿道(Trail)体系,长距离户外徒步线路发展不足,广阔的生态空间可进入性不强。驴友有亲近自然的需求,又选择非正规道路强行进入,极易引发安全事件。”


四姑娘山违规穿越,被终身禁入

但理解归理解,这并不是擅闯风景名胜区的理由。

而且很多区域之所以禁止入内,原因无他,就唯有一个“险”字。“上的山多,终遇虎”是一句颠扑不破的老道理。

这一两年出现非常多驴友被困紧急叫救援的案例,拉通来看,80%以上都是驴友自身的原因:无视警示牌、擅自改变路线、偷穿偷登等等。

可即便出了这么多次事故,擅自穿越的事件仍然屡禁不止。导致私自探险、遇险求助、政府救援、继续探险……几乎成了一个怪圈。相关部门动用公共资源实施救援,支付的相关费用也越来越多。

以至于“驴友”二字在过去几年还是自由和勇敢的代名词,这两年却变成了一个实打实的贬义词。尤其是多次出现驴友被困,救援人员连夜上山的新闻后,大家对“驴友”包容度也越来越低。现在基本一旦爆出“驴友遇险”,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谴责,讨论对任性的驴友如何追责等等话题。


每次救援力量巨大

头一次,“惩罚”排在了“生命安全”之前,可见大家对这种行为的厌恶。

户外不是小打小闹,擅闯的驴友在出发前大可以说自己是成年人,独自承担全部后果。张口就来的话谁都能说,成熟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在户外,就是小叮做事小叮当。

与擅闯自然保护区相伴而行的,还有随意破坏名胜古迹。

2017年,有三名驴友在江西上饶三清山“巨蟒出山”的巨型石柱上攀岩。后经现场勘验,这3人共在巨蟒峰岩柱体上打入26枚岩钉。经地质专家论证,他们的行为对巨蟒峰岩柱体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严重损毁。

“巨蟒出山”是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是不可再造的旅游资源,景区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攀岩活动。

这三人后来被涉嫌故意损害名胜古迹罪立案侦查,连带赔偿环境资源损失计人民币600万元,用于公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这成为全国首例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

除了这种明确违法且造成极大损害的行为,其他的,比如随意踩踏、刻字等等这些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四川海螺沟的红石滩,其绵延十几公里的红石不仅神秘,放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景观。但其中有相当多的石头上被刻上了“到此一游”,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国仇家恨和爱情宣言。

尤其是那种两个名字缩写中间画个心,后来再拉出一条覆盖几块石头的爱情线,爱情线拉的比我命都长。这些红石,一拉一个报废,一拉一个无法修复,成为永久伤害。

除了普通游客,网红的猎奇也是这类行为高发的重灾区。

2018年,有网红拍摄视频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岩体上,录制视频者感叹“我破坏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另一段视频中,一人光脚刨开岩体表面的沙土,还在视频中配文“不是有一个新闻说踩了一脚,要用六十年恢复,我们几个不知道踩了好多脚,我还弄了沙子”。


实打实的“一脚亿年”。


网红拍照,此路不通

说到网红,就引出了下一个行为“无时无刻拍照党”。

不是说拍照不好,也没有将网红和爱拍照划等号,但有一说一,在这方面,网红确实要在这方面承担大部分火力。

在戈壁上开车,保不齐路中央会不会忽然长出一个网红,对着镜头比耶。下一秒,你可能因为急转弯避让,车子一头拱进土堆。

阿勒泰刚下完第一场暴雪,网红们急急忙忙奔赴零下三十度的雪场秀透气的运动内衣。如果不是手里还抓着滑雪板,还以为他们是来避暑的。


阿勒泰

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佩服网红的“带货”能力,他们去一个地方,就火一个地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有网红,此路不通。

带火一条线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好事。但问题的关键是很多人在“摆拍”,在景区外围找好机位角度长焦一拉,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货不对板事小,但偏偏有些网红要营造出一种翻山越岭吃尽苦头走进核心取的观感。还说明明是靠完备的后勤,骑马坐摩托等等各种“非靠脚力”的方式才登顶和穿越的线路,在网上这种明明有难度的线路说成简单;或者只字不提难度,不做风险告知盲目宣传,吸引小白前去,引发危险。

出了这点,很多地方为了迎合网红,为了追流量,在自然风景绝美的地方打造人工景点,无异于狗尾续貂。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今年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就是“我在xx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乌孙古道和珠峰东坡。

可当我们痛心疾首对这些标志牌发出“土得人头皮发麻”之类的责难时,“想你的风”同时也吹到了稻城亚丁,吹到了虎跳峡,吹到了雨崩……

多年以后,小叮站在景区大门前,准会想起网红给他种草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但就是看不见景点长啥样。

而且景区商家和网红是双赢啊家人们!商家赚钱,网红赚流量,只有我们的承受了无法承受的价格!

除此之外,很多被网红推到流量顶尖的景点,必然会带来工业化的糖精和很多为了管理而管理的规矩。现在很多景点都标榜是国外xx地的平替,但那只是商家和网红建构出来的样子,反而缺少了很多本地风情。

我甚至有点盼望能有人整理出一份网红年度迁徙地图,以备i人及时绕路。毕竟年纪大了,有点恐人。


伤害野生动植物

第三个行为,就是“祸害”野生动植物。

徒步登山跟野生动物合照的风气之盛,让我有种徒步没有跟野生动物及其遗骸合照,就等于西方没有耶路撒冷。


注:此狗非野生动物

跟野生动物拍照

好好拍照跟动物互不打扰就没啥,但要手动让动物跟你硬拗造型,就不合适了。用吃的诱惑大体格的,用手擒住小体格的,贪吃牛和土拨鼠都深受其害。

投喂野生动物

前段时间“可可西里”网红狼登上热搜,一只传说中令人汗毛倒竖的荒原霸主、嗜血凶残的孤傲野狼,被喂成了吊着个大肚子的胖狗。

即使投喂是带着善意,但这对野生动物以及对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可可西里网红狼

还有捕杀野生动物的

去拍拍踢踢那些温顺的,比如牛马羊;去围堵那些容易逃跑的,我见过不少人去堵土拨鼠的洞,在里面排泄…还有职业打鸟人,专去珍惜飞禽过冬往返的休息地等着,拉起张张大网。

破坏野生植物的

破坏植物比损害动物简单多了,薅两把踩两脚谁都会。


珠峰东坡雪莲

今年巴郎山就有旅游采花拍照,手里的花疑似是全缘叶绿绒蒿,保护级别为“无危”。它生活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坡或草甸。而高山草甸原本的生态就很脆弱,一旦被损伤很难恢复。

还有格聂之眼,花了几百年才形成的高山海子,越野车上去开几圈,直接报废。


一些关于驴友的刻板印象

第四个行为,就是偷当地人的东西。

我在徒步时路过农村,经常能看到路边的果园被围起来,挂着个牌子上面写“严禁偷摘蔬菜瓜果,违者罚款1000(0上不封顶)!!!”

这种警告牌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上不封顶的0,就说明在此之前有上不封顶的驴友在这偷过东西。

还有驴友偷别人的装备,这种也比较常见,不多提。

第五个行为,就是伪驴乞讨。

乞讨这个现象我们并不少见,但让人最可恨的是:假冒驴友,旁边放个徒步包,说自己徒步至此,讨点路费。这种理由太常见,而且通常是临近春节,或者春节期间扎堆出现。

咋?什么驴友专挑春节出来徒步?还年年徒到没路费?

这种抹黑驴友形象的行为,逐渐让大家形成了“驴友=乞丐”的刻板印象。万一到后来有一天,我们穿着专业装备背着背包走在路上,别人投过来的不再是鼓励钦佩的目光,而是在猜想这人是不是骗子。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一个好笑的事,有次我带完队回家,直接飞我老家那边的机场。扛驼包背重装包还拎个小包,背后插对登山杖。亲戚来接我,见我第一句话就是“哎哟,这么大几个包,讨口子(乞丐)回来了”,可见这种形象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印象之深。

最后一点就是乱扔垃圾,这种行为我们已经发过相当多的文章讨论+谴责。千言万语也只归结于一句话: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否则罚款。


耐心是一种至高的美德

之前看了一部电影,叫《雪豹女王》,两个法国人跑到西藏去拍雪豹。镜头中先后出现兔狲、藏狐、熊等动物,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真正的主角雪豹只在最后十分钟出现。雪豹在漫天风雪中独自出现、捕猎、进食、和人类安静而短暂地对视,又独自离开,隐没在风雪里。

最后的镜头中,雪豹女王正在享用她的猎物。导演穆尼尔难以置信地低声说,“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动物,太罕见了,它看起来……它看起来一点也不在乎我们。”

雪豹注意到了人类,它敏锐地监视过他们,但它最终确认那些人类根本不重要。“它竟然敢在距离我们埋伏地如此之近的洞穴处猎杀猎物。这是一种天赋,一种不知道从何处来的天赋。”吃完后,雪豹垂立在岩石之上,直视镜头。此刻摄影师的眼泪冻在了睫毛上,借用探险作家的话:我们人类可以对自然做出各种事情,唯独无法与自然交流。而当摄影师凭借恒心、毅力和原始技能去追踪雪豹的痕迹时,他终于获得了交流的资格,雪豹的凝视就是伟大自然的回眸。


导演

说文解字里讲“家”的写法:屋檐下有只猪(豕)。

有房有田,有粮有猪,才是丰衣足食的安居之所。从我们的祖先开始,生活就和动物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然而今天,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的许多动植物和天然形成自然环境,已经从这片土地上消失。

万物都有生存法则,《雪豹女王》中有一句旁白:“ 我学到了耐心是一种至高的美德,最优雅的,最不能忘却的美德,它让人热爱这个世界。”

最后,喊口号的时间到了:保持耐心,尊重自然边界,做个好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