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些知识,让你的线组匹配更准确

发表时间: 2019-09-20 10:59

我们在钓鱼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对象鱼,不同的钓点环境、不同的鱼情,鱼口情况,来匹配钓竿及合适的线组。

但往往由于钓者的操作习惯方式不一样,钓者的钓技水平有高有低。对线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如何根据各自的需要,合理的匹配出科学的线组呢?

我们都知道,线组在垂钓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线组,它是一个统一 而又有矛盾的结合体。要想不遗余漏地处理好它们之问间的关系,没有点功底,技术含量还真是不易。要想正确匹配,没有几把刷子还真不行。

一个好的线组,鱼线的合理搭配至关重要。因为主线和子线的强度,也就是拉力值(结节),柔软度,延展性等的核心问题,在于实际垂钓过程中的合理分配。

子线,在线组中的作用是保护主线、浮漂及钓竿。在关键时候,颇有点壮士断腕,弃车保帅的味道。但值得注意的是,各环节之间要匹配好。要结合对象鱼的个体大小,鱼口实际情况等各个环节来制定。也就是说子线与主线的拉力越接近,匹配就越合理,对钓组的保护性就越强。否则,在实际垂钓过程因切线而出现丢漂,折竿现象。

但对于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型钓手来说。它的用线原则是:根据自身钓技水平,选择能够承受对象鱼足够拉力的前提下,主线是越细越好。子线的选择,是在不影响鱼吃食挡口的情况下,越粗越好。甚至是倒插牛。

一个好的线组。线的速度在垂钓活动中十分演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浮漂翻身到站立后,钩饵的摆幅情况。我们都知道,浮漂翻身站立后,有三次摆幅的过程,第一次,是铅坠拉伸绷直水线的摆幅,第二次,是钩饵拉伸子线到铅坠的摆幅,第三次,是在完成二次摆幅的基础上,钩饵继续下行,有一个钩饵触底后轻微反弹再次稳定的一个过程。

一次摆幅速度取决于浮漂的吃铅量大小。吃铅量大,下沉越快,反之,要慢些。二次摆的速度,取决于钩饵的比重,与子线的长短。三摆的速度,取决于浮漂的类型,即翻身站立的时间和行程的关系。而浮漂翻身站立的时间。则取决于浮漂的材质,长短,大小。

我们在了解了浮漂的速度以后,才能知道好的线组在垂钓活动中的实际运用。无论是野钓,还是赌塘黑坑,还是竞技比赛。无论是钓生口鱼,还是老猾鱼。都与你的鱼获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大多钓友而言,都喜欢追求灵敏度。不可否认,浮的灵敏度度是好线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浮漂的灵敏度,不单单是指浮漂吃铅量大小与之对应的平衡点,更是指鱼在就饵时,鱼口的真实反应。

了解浮漂的基本性能,才能选择合适的漂型。才会在实际垂钓过程中。能根据不同的鱼情及钓点点实际,合理的匹配出,合适的线组。